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95721/07614013829fe59e.jpg)
简短的早餐阅读经常会读到令心里一惊一震的语句,喜欢在书上乱涂乱画,留下片刻心情——于我,越是鲜明的阅读痕迹,越能找到沿路而来的思绪。当繁琐的生活和工作扑面而来,偶尔闲时翻阅遇到那年那月书里自己的所想,那一刻尤显珍贵。就像如今会特意搬凳子爬上高高的书架上,寻找当年高中时期看三毛、张爱玲时在书里写下那些絮絮叨叨的话语。如今再看,当年的青春书写惨不忍睹,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悲情,还有一些无助和迷茫之情充斥在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
读书月分享时,有读者问如何在阅读时做笔记更有效?
我的回答是,如果不是为了备考,随心随性地在书中写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最好的阅读感受。不拘于字体和格式,即使只在上面写下短短的几句,这样的阅读也是有效的。当然,这可能只对于一个书写爱好者而言吧,一个天生对文字书写有着格外敏感性的人,书里的只字片语是散发着味道的,阳光的,阴霾的,悲苦的……
阅读,我觉得是一个寻找水仙花的花香之旅。
某日看到杂志里一篇题为《去闻一朵水仙花的香味》的文章,讲的是《忧郁的热带》作者列维在巴西雨林的经历。像名人的自传一样,游记也能给予人力量。惊险的行走,列维总结为:“去闻一朵水仙花的深处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其香味所隐藏的学问比我们所有书本是的知识全部加起来还多。”
我一边喝茶一边划下一段深以为然的文字,尽管一直不太赞成惊险和艰苦的行走,但有别于日常的经历会冲击着我们的人生观,有更大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而那样的发现,会让生活与众不同,从而对于明天,对于未来更有向往和憧憬。
我讨厌旅行,憎恨探险。
列维在《忧郁的热带》里写下这句话作为开头,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那样的旅行和探险的人,才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
他看过亚马逊的落日,在亚马逊遭遇暴雨面对翻滚的洪流,遇成群的食人鲳,在“人类禁区”踯躅独行,上涨的河水淹没土地,他一度找不到停靠的岸……无处不在的生命危险,列维总是一次次死里逃生。
他目击了一幕幕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一切沉落于历史的深渊,也让他更勇敢地走向田野,走向注定带来伤痛和忧思的真实世界。
想起两年前,死党珍的戈壁徒步行。每当我俩有触动心弦的经历都会找个时间,分享彼此难忘的一幕。“我强烈建议你也一定要有这样一趟的戈壁徒步行。”她一改往日的嘻笑玩笑的样子,满脸严肃对我说。还没细听过程,我已经感受到她满满的收获了,体能和意志力的历练让珍对生活对工作有别样的感受,而且打算让手下的员工也去经历。
珍出身大户家庭,从小衣食无忧,这趟行程有着观山阅海后的震撼,我理解她。我微笑不语,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我不会去的。
我告诉她,我小时候吃过太多苦了,作为一名运动员,从小就天天跑步,记不清跑了多少个400米呀,每次站在起跑线上就双脚发抖;每年有段时间会在外拉练,为了适应当地天气,夏季大中午在武汉球场比赛,这是难以忍受的在火炉里烤一般的体验……当时就对自己说,以后一定不再跑步,不再让自己吃苦,要过上享受的生活,叹茶、听音乐、吃喜欢的食物。
后来长大了,结婚生儿,和家人经常出门旅游,一定要住好的,一定不会去又远又累的什么打卡点,能不爬山就不爬山随遇而安,除非可以坐索道的……尽量让自己睡得舒服了再出门。
巴西雨林是列维的水仙花之旅,戈壁徒步行是珍的水仙花之旅,而我如今的水仙花之旅,是在书上乱涂乱画,是每天开口读书,是每天游泳、写字、徜徉静谧时光中。
余生,决意不再让自己吃苦,在悠闲里而过。每天事项还是安排得满满的,但这是寻找水仙花之旅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