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是一个讲究身份的国度
三姑
三姑指的是道姑(又称仙姑)、尼姑、卦姑。
道姑是指在道观中修行以及服务信众的女性,俗称“女道士”,如《红楼梦》中的妙玉即是一位道姑,因而,道姑并无年龄之限。
尼姑是指在庙中修行的女性,其实寺庙和庵堂之分并不以所收纳僧众性别为区别,而是以其本身规模为区分标准。
卦姑是指专门给人算卦的女性,大多以占卜、算命、扶乩为业,古代大多集中于农村地区,现在部分地区依旧保留(传说中“跳大神”的)。
三姑六婆六婆
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和稳婆。
牙婆是中国古代以介绍人口买卖为生的女性,同时又身兼数职,贩卖脂粉等物件,如《水浒传》中的王婆就是个牙婆的典型。
媒婆,顾名思义,在婚姻嫁娶中牵线搭桥的女性,以三寸不烂之舌撮合一对男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媒婆在婚姻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师婆又称巫婆,和三姑中的卦姑有些业务重合,主要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为生,在元代以后,又被称作“师娘”。
虔婆,即古代风月场所的老板娘,俗称“老鸨”,因“虔”字在古代有强迫勒索之义,而老鸨正好专做逼良为娼、买卖娼妓的勾当,因而冠以“虔婆”之称。
药婆和稳婆均属于古代从事医疗服务的女性,不过药婆主要为病患提供药物治疗,而稳婆主要服务于即将临盆的女性,俗称“接生婆”。
三教
三教指的是传统的三大教派,即儒教、佛教和道教。
三教祖师爷儒教不必多说,孔老爷子一手创办的学派,门人遍布天下,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出风头,活跃于各国,后来又经历了董仲舒的改良,儒家思想成为了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将整个古代中国都变成了一个儒教殿堂,孔子也因此被封为“衍圣公”,世代袭爵。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来,经南北朝时期与道教的碰撞融合,又有达摩东来布法,以衍生出了后来的禅宗,在唐代达到了另一高峰,此时的佛教早已不是释迦牟尼的佛教,而是扎根于东土的新佛教,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艺术各方面贡献了无数成果。
道教作为三教之中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从先秦老庄学说的宣扬,到汉初黄老思想的深入,直至汉末融入了神仙信仰体系和长生不老的追求,逐步倾向于丹道法术的修炼,并出现了以全真道、正一道两分天下的教派局面,与佛教一同支撑着古代中国人的信仰生活。
九流
所谓“九流”其实分为上中下三等,历代说法不同,但到了宋代以后基本基本统一了说法。
士农工商上九流包括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也正因如此,尽管宋代以后市民阶层壮大,商贾贸易越发发达,但这种观念也始终影响着人们对于商人群体的看法,而商人群体也极力想要脱离这种歧视,因而出现了出身商贾世家的子弟拼命跻身官场士族的情况。
中九流包括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可见中九流的群体大多为术士僧尼,是出世和入世的两个极端。
下九流包括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下九流的人群大多为手艺人,在孔子“劳心劳力”之分的影响下,处于边缘群体可想而知。
元代四等人
在蒙古族统治的元代,国家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因而将不同征服时间秩序的地域人群笼统划分为四个群体,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尽管元代政令中并无明确指出这种区分,但对于这四类人依旧存在着区别对待。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自然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而色目人大多为西域少数民族(中亚或西亚的部分民族),在蒙元西征扩张版图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元王朝的子民;至于汉人和南人的界线其实十分模糊,汉人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成员,而南人大多指南宋王朝所统辖区域的汉人。
元人秋猎图由于蒙古贵族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不足,在日常政治事务中便大量地征召汉人作为幕僚和助手,这也就成了汉人群体提升自身地位的途径之一,不过,元朝废除科举制长达半个世纪,以此为业的汉人士子纷纷无所寄托,沦为瓦肆勾栏中的词作人、剧作人的也不胜枚举,关汉卿、白朴之类便是如此。
五侯
五侯全称为五等诸侯,即古代的五级爵位:公侯伯子男。这种划分最初来源于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国之后分封诸侯的级别,根据与周王室的血缘亲疏,以及在伐纣过程中所立下的功勋的大小来封爵,后来则成为了自天子和亲王之下的爵位分配。
周公辅成王周代的公爵只封给前朝后裔,而周公本人虽位列三公,但其封国只是侯国,三公并不能世袭;秦代的十二军功爵中并无公爵,到了汉末才又出现了魏公曹操,唐朝又将此细分为国公、郡公和县公,宋明两代只有国公爵,清朝又恢复了公爵。
最初的侯爵只有西周直系宗室子弟和主要功臣,到了秦汉时期,军功爵制度的确立和延续,使得侯爵成了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最高等级称为列侯(或彻侯),唐宋时期存在县侯,明清时期又恢复了原始的侯爵称号,只是划分为三等,与秦汉不同。
伯爵最初封给西周王室的旁系子弟,而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伯”又与“霸”相通,成为春秋霸主的特殊称号,即“侯伯”;曹魏时期,伯爵主要为公爵庶子的爵位,两晋时成为宗室专有的封号,直至清代仍然保留着伯爵。
子爵在西周时期主要为西南少数民族国家或部落的封爵,如楚国在周初即被封为子爵,因此在《春秋》三传中习惯称楚国国君为“楚子”(至于后来的楚王之称是其僭越自称),秦汉至清代,唯有唐宋和清设有子爵,而子爵在清代又被成为“精奇尼哈番”,意为“正官”。
男爵是五侯中的最末等,据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商代就有男爵之说,西周诸侯中的男爵主要为北方少数民族封国的爵位,历朝之中也只有唐宋两代设有男爵,待遇也各有不同。
七贵
“七贵”之说其实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定性,它特指西汉时期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七个家族,最初出自西晋时潘岳的赋文。此七贵包括吕、霍、上官、丁、赵、傅、王。
大汉王朝吕氏即汉初以吕雉为代表的皇后母族,汉高祖在位时,吕氏一族待遇极盛,惠帝时,吕氏一族封王侯者比比皆是,打破了高祖“非刘姓不得封王”的盟誓,不过,自吕后去世后,吕氏一族便被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老臣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继位,从此吕氏退出政治舞台。
上官家族的代表人物即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以及其祖父上官桀(jié),由于汉昭帝英年早逝,昌邑王刘贺过继为昭帝之子登基为帝,上官氏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年仅16岁。
霍氏一族即是指汉昭帝、汉宣帝年间以霍光为首的家族,作为汉武帝的托孤之臣,霍光曾亲自告太庙废了昌邑王刘贺,迎立流落民间的皇孙刘病已(即汉宣帝)为帝,其女成为宣帝皇后,一时间功高盖世、权倾朝野,只是霍皇后与其父设计暗害宣帝原配许平君(详情请见“故剑情深”之典故)为宣帝嫉恨,最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王氏家族即西汉后期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以孝元皇后王政君为首,其几位兄长共同支撑的家族地位,自汉元帝刘奭(shì)到新莽时期,王氏家族的影响力始终无二,不过,伴随着汉王朝的灭亡,王氏家族的中央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赵氏家族以孝成皇后赵飞燕和昭仪赵合德姐妹二人为首,在汉成帝在位期间显赫一时,赵氏姐妹二人在后宫椒房独宠,残杀其他妃子产下的皇子,导致成帝几乎绝后,最后不得不以弟弟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过继为子,继承皇位。
丁氏家族为汉哀帝刘欣的母族,哀帝即位后,大封母族子弟,同时将祖母傅太后家族的地位抬高,共同抵抗以太皇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家族,不过寡不敌众,强龙拗不过地头蛇,最终败北,含恨而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