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用的成语很多都和典故有关,了解这些典故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成语,还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有趣味,在亲身感受到古人风采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接受精神的滋养和浸润。
比如“鹤立鸡群”这个成语就出自南北朝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比刘义庆更早的晋人戴逵在《竹林七贤论》记述得更接近故事:"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这两段话大家读起来可能有点绕,那我给大家换成大白话,《世说新语》说的是嵇延祖风度卓越,一看就不是凡人,就好像野鹤站在鸡群里。而戴逵讲的那个故事就有了情节:嵇绍入洛阳当官,有人告诉王戎说:“昨天有人在拥挤的人群里第一次见到嵇绍,哎呀,嵇绍真帅啊,帅得简直一塌糊涂啊,简直不像个人啊,那帅气,啧啧啧,简直就像仙鹤站在野鸡群里。”
你猜这王戎怎么回答的?
王戎听后只不过淡然一笑:“你那是没见过他老爹……”
当儿子的已经帅得鹤立鸡群了,他老爹难道还能比儿子更帅,那得帅成什么样子?对,我此时只想知道,他老爹是谁?
嵇康。就是那个一曲《广陵散》绝唱响千年的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嵇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