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近乎刷屏的转帖,是一位退休老教授对于自家小孙子在经历了鸡血的备考民小之路完结时的一些感慨,思考以及无奈。故事的细节我就不再重复了,我只是想就着这件事情本身也顺便感慨一下。
我家娃今年刚入园,可以想见在很短的未来,我们也会走上这条独木桥,各种厮杀。什么都还没开始的我们,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前方艰难的道路,我们也是要倒吸一口凉气的。我们也想过,小朋友该有他们自己快乐的童年,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走近自然。然而在面对其他家庭都在鸡血冲刺的时候,我又犹豫了,我担心因为放任自由发展而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虽然,我们不止一次的听到民间教育专家的安抚:以漫长的人生为参照系,三年的幼儿园时光,几场考试,几年小学生活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势。没有人愿意做小白鼠,更别说拿自己的下一代作为赌注。其他的城市我不知道,但是在上海,刚入学的几年的状态基本就奠定了你后续的走向。在我们小的时候,不少的同学在小时候基本成绩平平,按照现在上海的状况,基本是要被分流的那一部分。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同学在初中乃至高中阶段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后劲十足。我不知道是什么由头让我们的教育者们早早的判定了一个有着无数可能性的小朋友的未来走势,在他们尚未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向他们关上了其中一扇大门。
我总觉得,这是教育资源的缺失或者是教育资源的适配造成了如今这个局面。作为一线城市,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个人,我们的感受是每年都有众多的优质人才的引入,虽然我们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对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敏感度,希冀与渴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辈。
因为这其中有很多的人都是从欠发达地区走出来的。他们是教育的收益者,他们过上了自己的父辈祖辈难以想象的美好生活。教育是他们唯一能看到的相对高效和直接的上升机会。对于自己的子女,如果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这代人的辛苦打拼到头来都打回原型。这样的结果是可悲的,尤其是在跟留在老家的同龄人比较起来更显悲凉。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年轻的家长们如此的鸡血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幼升小的面试不亚于当年在他们那个年代被号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年轻的家长们,对于个人的自信在这场战役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因的强大作用在此时被提升到无上的高度,这种自信完全来自于对于自身优良基因的充分肯定。殊不知,遗传学在智商这方面的助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