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育哲学●艺术
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词语考释四十例(二)

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词语考释四十例(二)

作者: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19:30 被阅读0次
    杨逢彬先生新作《孟子新注新译》中通过精审句例对108例古今众说纷纭的疑难词句进行了详细考证,选取其中精彩部分,与诸君共享。

    《梁惠王下》第五章:“《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行者有裹粮”,焦循《正义》云:“阮氏元《校勘记》云:‘宋本、孔本同。石经,闽、监、毛三本,韩本“囊”作“粮”。’按《盐铁论》:‘公刘好货,居者有积,行者有囊。’与‘裹囊’合。臧氏琳《经义杂记》云:‘孟子以“积”与“裹”对,“仓”与“囊”对,谓积谷于仓,裹粮于囊也。《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有三“乃”字,二“于”字;曰“糇”又曰“粮”,皆重文以助句。至孟子释句,止“积仓”“裹囊”四言也。俗本改“裹囊”为“裹粮”,则《诗》“于橐于囊”句似赘矣。旧疏释孟子之言云:“故居者有谷积于仓,行者有粮裹于囊。”则北宋作疏时,尚作“行者有裹囊”。’”

    我们认为,焦循、臧琳所云未足相信,还是从石经、闽监毛三本、韩本作“裹粮”较为妥当。理由如下:

    1.除此例有争议外,“裹囊”作为一个词组,晚出于宋代,且只有3例,其中《容斋随笔》《鹤林玉露》2例是引用《孟子原文》:“其称《公刘》之诗……但云:‘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容斋随笔·解释经旨》)“《孟子》释《公刘》之诗曰:‘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鹤林玉露·甲编·卷一》)“胡只闻得一句,便归呌仆籴数斗米,造饭裹囊,夜出候城门。”(《朱子语类·本朝一·高宗朝》)以上3例与宋本所出现的时期高度一致,恐怕不是偶然的。

    王力先生曾指出旧时代的经生有一“远绍”的毛病,就是假定某一语言现象,在周秦两汉出现过一次,然后沉寂数百年再次出现,“这种神出鬼没的怪现状,语言史上是不会有的。”《孟子》该例如果是“裹囊”,则是一千五六百年后才再次出现,难道不奇怪吗?

    但“裹粮”却在典籍中绵延不绝,且最早至于《左传》,其馀诸例也远较宋代为早:“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左传·文公十二年》)“蝱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裹粮之资而不饥。”(《文子·上德》)“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列子·说符》)“数百里中,裹粮潜进,方出平地,攻贼坚城。”(《宋书·刘勔传》)“晞虽不武,首启戎行,秣马裹粮,以俟方镇。”(《晋书·苟晞传》)“乃焚辎重,裹粮卷甲,渡沔,寇江夏。”(《石勒传》)“裹粮擐甲,仍蹑飞走。”(《陈书·周迪传》)“今三台令子,六郡良家,蓄锐须时,裹粮待诏。”(《北齐书·樊逊传》)

    2.焦循《正义》主张为“裹囊”的理由有三:a.《盐铁论》:“公刘好货,居者有积,行者有囊。”与“裹囊”合。b.旧疏释孟子之言云:“故居者有谷积于仓,行者有粮裹于囊。” c.文气。

    即使不认同王力先生的否定“远绍”之说,而认为该词虽缺乏绵延不绝的语言事实,典籍中的某些记载引述也可作为旁证;但《盐铁论》之“公刘好货,居者有积,行者有囊”作为证据,尚嫌薄弱。因为《孟子》原文为“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囊)”,《盐铁论》却进行了改写,一旦改写就不知伊于胡底了。试比较《三国志·魏书·辛毗传》:“连年战伐,而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国无囷仓,行无裹粮,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可知,“国无囷仓,行无裹粮”更可能直接出典于“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

    旧疏“故居者有谷积于仓,行者有粮裹于囊”,更不能说明“北宋作疏时,尚作‘行者有裹囊’”。因为旧疏第二句“行者有粮裹于囊”,与其说它可证“行者有裹囊”,不如说它可证“行者有裹粮”,它作为证据对双方都是较为薄弱的。

    至于臧琳《经义杂记》所谓“孟子以‘积’与‘裹’对,‘仓’与‘囊’对”云云,乃以骈文兴起后“务尚工整”的“排偶之文”范围古人——清末姚永概早已指陈其弊;且支离缴绕,何如说“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对应“乃积乃仓,乃裹糇粮”来得直截了当?

    总之,焦循《正义》所列理由,均不坚强;而词组“裹粮”之绵延不绝,“裹囊”之晚出于宋代,更能证明“行者有裹粮”是较为可信的。

    《梁惠王下》第九章:“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译注》将“大木”译为“大的木料”,一些古汉语字典在列出“木”的“木材、木料”义时,也将本章“工师得大木”作为例句。我们当然不否定周秦时代语言中“木”有“木材、木料”义,但是,凡“大木”连言者,该“大木”均指大树,罕见例外: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尚书·金縢》)“山林之畏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庄子·内篇·齐物论》)“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内篇·人间世》)“风曰:‘……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外篇·秋水》)“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山木》)“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管子·八观》)“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七臣七主》)“毋聚大众,毋行大火,毋断大木,诛大臣,毋斩大山,毋戮大衍。”(《轻重己》)“焚林而猎,烧燎大木。”(《淮南子·本经训》)“伐大木,非斧不克。”(《说山训》)“大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泰族训》)“或伐薪于山,轻小之木,合能束之。至于大木十围以上,引之不能动,推之不能移,则委之于山林。”(《论衡·效力》)“雨止风反,禾、大木复起。”(《顺鼓》)“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列子·汤问》)

    以上诸句中,《管子·八观》“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的“大木”,似乎可以理解为“大木料”,译作“大木料”也未尝不可;但从整段理解,它依然是指大树。

    “工师得大木”也与那时的历史事实吻合。当时木匠与今之木匠不同,其第一道工序,是到山林中物色大树。古书(例如《庄子》)中此类记载甚多,此不赘。因此,我们译此章的“大木”为“大树”。

    《梁惠王下》第十章:“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两句的“如”,是“好像……那样”的意思,不是“如果”的意思(《孟子译注》译此两句为“如果他们的灾难更加深了”)。

    表示“好像……那样”的“如”,其后通常接名词或名词词组,如:“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淇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卫风·硕人》)“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卫灵公》)“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当这样的“如”后面所接的是一主谓结构时,主谓之间通常有一“之”字(也即通常所说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川之流,绵绵翼翼。”(《诗经·大雅·常武》)“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子·公孙丑上》)“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同上)但也不尽然:“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滕文公下》)“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万章上》)“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就属于后面这一类。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这些句子的共同特征为“如+主谓结构”。这一意义的“如”,还常出现在有两个以上“如”的排比句中。如:“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小雅·天保》)

    若“如”表示“如果”,则为“如+(非主谓结构的)谓词性成分”;而且,这种意义的“如”还位于条件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也可归纳为“(S)如……,(则)……。”(S,指主语)例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同上)“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梁惠王下》)“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公孙丑上》)

    指出这种“如”必须出现在复句中,是为了与另一种“如+(非主谓结构的)谓词性成分”相区别;后者表示对情况的模拟、揣测、估计,意为“好像”“彷佛”“似乎”。例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从之者如归市。”(《孟子·梁惠王下》)“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公孙丑上》)“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尽心下》)在《论语新注新译·导言》中,我们讲了“意义不同,分布也不同”“书证归纳格式,格式凸显意义”的道理(分布,可大致理解为上下文的条件),上列考察,依据的就是这些道理。

    《公孙丑上》第二章:“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等百世之王”,杨伯峻先生说:“朱熹解为‘差等’,是也。译文是意译。赵岐解为‘等同’,误。”赵岐原文为:“从孔子后百世,上推等其德于前百世之圣王,无能违离孔子道者。”朱熹原文为:“是以我从百世之后,等差百世之王,无有能遁其情者。”杨伯峻先生译为:“即使从百代以后去评价百代以来的君王,任何一个君王都不能违离孔子之道。”从《孟子》时代典籍中“等”作及物动词的情况来看,它的意义为“确定……的高下”“确定……的级别”“厘定……的位阶”的意思。《王力古汉语字典》给出的义项为“衡量”(其例句包括“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大致是准确的。

    例如:“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管子·霸言》)“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荀子·君子》)“是故圣人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而民弃恶也如灌。”(《大戴礼记·主言》)“是故古者天子之官有典命官,掌诸侯之仪。大行人,掌诸侯之仪,以等其爵。故贵贱有别,尊卑有序,上下有差也。典命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以定其爵,故贵贱有别,尊卑有序,上下有差也。”(《朝事》)“等列诸侯”谓确定诸侯的等第,“等贵贱,分亲疏”谓使贵和贱有等第,使亲和疏有分别。所以我们译之为:“从现在到百代以后,衡量这百代君王的高下,其标准都不能违离孔子之道。”

    《公孙丑上》第三章:“《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无思不服”,赵岐《注》云:“无思不服武王之德,此亦心服之谓也。”《毛诗》郑笺也说:“心无不归服者。”他们以“心”对译“思”。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古汉语室编)却在“用于句中谓语动词之前,起加强语气作用的助词”项下列举了此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注此句时也说:“助词,无义;如《周南·关睢》的‘寤寐思服’,《小雅·桑扈》的‘旨酒思柔’的诸‘思’字。”

    “寤寐思服”“旨酒思柔”的“思”是否助词姑置不论,这句的“思”由于处于“无~不~”格式中,则大约不是助词。“无~不~”是一常见格式,这样的句子很多。如:“无草不死,无木不萎。”(《诗经·小雅·谷风》)“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大雅·抑》)“无礼不乐,所由叛也。”(《左传·文公七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上经·泰》)“无礼不乐”沈玉成译为“没有礼就不快乐”。“无思不服”和“无往不复”类似,意谓没有哪种想法是不心服的。

    王力先生说:“训诂学的主要价值,正是在于把故训传授下来。汉儒去古未远,经生们所说的故训往往是口口相传的,可信的程度较高……我们应该相信汉代的人对先秦古籍的语言比我们懂得多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载《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参见3.9《考证》(一)。

    《公孙丑上》第四章:“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两句,杨伯峻先生《译注》说:“赵岐和朱熹都以为‘贤’和‘能’,‘位’和‘职’都有所区别。但饶鲁以为‘天下岂有无能之贤,无职之位;只是幷合说,于“贤”“能”“位”“职”四字尚未分晓。’译文仍取赵、朱之说。”此说至塙。典籍中固然有互文现义者,如:“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荀子·议兵》)但当“贤者”“能者”幷列时,二者是有区别的。例如:“上以无法使,下以无度行,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若是,则上失天性,下失地利,中失人和,故百事废,财物诎而祸乱起。”(《荀子·正论》)“当是时也,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故君上蔽而无覩,贤人距而不受。”(《尧问》)“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周礼·地官司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词语考释四十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f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