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每周一次和父亲打电话,爷俩的话不多,经常是例行公事一般,“吃了没有?”、“都挺好的?”“老家下大雨了吗?”,没事就匆匆挂断。我也说不清,为什么我和父亲的话会那么少?
父亲生于1933年,今年已87高龄。我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二胎政策出来时,父亲似乎可以成为我的榜样,我们夫妻俩大可以再生一个。可我俩却没有那么大的勇气,理由是多一个娃实在是带不了。可我父母比我们条件差远了,实在想不明白他俩是靠着怎样的勇气将六个孩子养大的。
我考上大学那年,父亲年近花甲,本来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却因为我的继续求学,不得不去外边找活干,以便供养这个家庭。年纪大了干不动,相熟之人知道我父亲踏实,就让我父亲帮助他守工地的工棚。为了在有限的工资上多有一些收入,父亲按照要求从拆卸的脚手架子上将钉子拔出来,论斤称交还给承建方。我读完研究生,不需要父亲那么辛苦了,劝了他好几回,可他还是干到了七十多。要不是有一次骑自行车摔了一跤,住了一阵子医院,他还是停不下来。
父亲是极其负责任的人,这或许也是承建方一直喜欢把活交给他的主要原因。遇到过年过节,工地上都没有人了,他寸步不离工地。没办法,那就只能相互替换。我们兄弟几个,谁先吃完了,就去工地把父亲替回来吃个年夜饭。有那么些年,我们家的年夜饭总是没有那么圆满。
父亲的一生充满着故事,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从印尼逃难到江西。江西的养父故去,养母改嫁。转而又跟着江西的叔叔生活,受尽生活的磨难。自来到江西之后,父亲就没有见过他的亲生父母。于他而言,这是未完成事件!那份牵挂,在印尼和中国没有建交的年代里,一切都是枉然。不是不想,而是奢想。曾经通过书信中转香港还取得过联系。但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这样的通信还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听父亲说过,刚来到江西时,因为极其想念,曾徒步走到了江西和广东的边界,被养父的朋友看到,又领回养父母家里。
因为书信受牵连后,父亲万念俱灰,再也不做念想,就这样一心一意将我们拉扯大。养儿方知父母恩!我试着去感受父亲的心理,我想父亲后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家里拮据,送我们上学都捉襟见肘。哪里有钱去广东、印尼寻亲?在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少人找到了海外的亲人、台湾的亲人。可父亲从来不说,一切好像和他无关是的。可他真的不想吗?
前些年,我突然特别想了却父亲的心愿。可我远在青岛,怎么找?印尼暂时不考虑(以我父亲这个年龄,估计爷爷早已作古),也可以帮父亲找找老家梅州的姐妹。于是我寻求过央视《等着我》的帮助,也找过梅州当地的新闻媒体帮忙,可是这些渠道问询后都了无音讯。没有办法,寒假时我从青岛出发,启动了寻亲计划。在赣州下火车后,租了一辆车,拉上老父亲和大哥走上了寻亲之路。好在是现在的网络发达,在梅州嘉应大学梁师兄及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年届九十的姑姑。姐弟执手想看泪眼,算是了却了父亲一桩心事。
父亲是乐观的!我很好奇父亲的乐观从哪里来的?我甚至经常拿他和《活着》里头的主人公富贵相比较,这些经历磨难的人,乐观从哪儿来?
我有时候逗我父亲开心:“我们家牧言再过六年就高考了,你得使劲活,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看到这些大孙子结婚的结婚、考大学的考大学。”父亲信心很足!这么大年纪了,父母都还能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父母安康,是我们子女的福份!辛苦了一辈子,苦尽甘来,愿他们能安享晚年!
父亲节来了!谨以此文,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愿天下父亲安康!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