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不让五岁的儿子玩手机,儿子生气了,不满意地嘟着小嘴憋了半天,终于给爸爸下了判决:“等我长大有了手枪,第一个把你干掉。”“他这是学的一个动画片上的情节。”同事哭笑不得地和我们说着:“这让孩子看手机,究竟还是能学到点东西的。但是,是好是坏可就不知道了。”
同样的故事,同事满足不了八岁儿子尽情玩手机的欲望。孩子有一天突然问姥姥:“姥姥你亲我吗?”姥姥说:“当然了。”孩子可怜兮兮地说:“那你死的时候,记得把手机留给我。”姥姥瞬间脸就黑了:“你不会惦记我手机,盼我早死吧?” 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唯一缺失的可能就是亲情与感恩,现在对于他们手机比姥姥还要重要。
放暑假了,张艳因工作原因不能照顾姑娘,于是把姑娘送到了奶奶家。有一天她心血来潮,闲暇之余前去奶奶家查岗,发现奶奶和姑娘一人抱着一个手机,两人玩得其乐融融。
同事来到单位,不无抱怨地说:“我看到那场景,肺都要被气炸了,奶奶一点也不负责任,就是让我家姑娘玩手机。”我说:“孩子都三年级了,你都管不了玩手机,她奶奶估计也管不了吧。”她不无焦虑地说:“我最担心的是她把眼睛看坏了。”其实玩手机的危害多着呢,只不过导致眼睛近视最直观罢了。
这些都是身边真实的故事,我就在想手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孩子们那么上瘾,更别说大人们了。
我不懂小孩们打开手机看什么。我自己除了工作,手机最消耗我的是打开抖音。一打开不知不觉半小时就刷出去了。几次卸载又下载,实在是难以抵御诱惑。就如被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牵引,看着一个个小视频,没压力又轻松。新鲜的、好玩的,好吃好喝应有尽有。看似放松的无意识刷屏,收获的是浪费时间后的虚无自责感。
记得当年也与儿子因手机闹过别扭,一直没给儿子买手机,就是担心手机影响他学习,没想到儿子用攒下的压岁钱偷偷买了手机,不敢带回家放在小饭桌。
直到有一天他忍不住带了回来,竟然被我无意中发现了。我也解开了儿子成绩一落千丈之谜。我顿时火冒三丈,壮士断腕之决心涌上心头,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个铁锤,一锤子下去就把手机给他报废了。
现在人人离不开电子产品,可是这个科技的产物也是有利有弊 。不能不让孩子看手机,又担心孩子看手机上瘾;想让孩子学习知识拓宽视野,又担心盯着屏幕看坏眼睛。可控到失控,分寸很难把握。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后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吗?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花了 10年时间追踪了100名孩子,结果发现50名不怎么玩手机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比率远远高于另外50个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毁掉一个孩子,一部手机就够了。
那么,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科学研究表明:第一、手机对孩子的视力颈椎和睡眠都有所伤害。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伤害孩子的脑神经。第二,玩手机的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容易宅,越容易患上抑郁症。第三、手机耽误学习。大家都知道,手机带绘孩子的悦感,远远超过书本的枯燥,让孩子丧失了求知欲,产生厌学的情绪。
健康使用手机,首先是尽量防止过度依赖,或者是被手机绑架。尤其是孩子不懂分辨与克制。手机上的内容也是良莠不齐,很容易误导,而且上瘾,这就相当考验家长的智慧。戒手机瘾先得从孩子抓起,不能把手机给孩子一丢,如同玩具一般让他玩耍,这样很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导致越来越不好管。
再有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首先不要过度依赖手机,先从手机屏幕里走出来。将来抽时间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引导孩子去探索欣赏自然美景,体验更真实、更美好的生活。
想起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今天我们不是要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世界,而是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群什么样的孩子?”人类新问题,孩子如何与手机相处?值得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