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这个故事前,作者先讲了个弟弟把侄女和女儿互换女婿的故事。
哥哥王春将死,把女儿琼英托付给弟弟王奉,因见侄女的将嫁之人潘华貌美,又兼其家暴富,日盛一日;而自己女儿的将嫁之人萧雅虽是别驾之子,却满脸麻子,眼眍(kou)齿耙(pa),好似飞天夜叉,其父死,家道日渐消索。所以,王奉起不良之心,将侄女嫁于飞天夜叉萧雅,薄薄的备了些妝奁嫁送。
可谁知,最后自己女儿琼真嫁的潘华不务正业,嫖赌为事,最后竟要引浑家去投靠人家为奴,不得已,接回女儿家中养老。萧雅勤苦攻书,一举成名,做到尚书,琼英封一品夫人。
这里作者感慨了一番,说人有百算,天只一算,你想的再好,最后天未必随你走。
这个……怎么说呢,书本的宗旨就是要弘扬社会正义,不如此,读者不会答应,作者就得挨揍,所以,故事总是以一种比较美满的结局来安慰读者,这也符合大众的心里预期。
可真正的社会里,阴暗的事情未必能得到恶报,俗语有句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你可以从历史从社会上找到很多个这样的例子。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的集合,站在自己的角度,不要轻易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也不要相信作恶多端没有事。这个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是多面体的,所以才有各种学说,各色人等。
守住自己的良心,看好自己的家园,有反击的能力,这些是重要的。
所以,在第二个故事里就出现了为报恩而出现的贾昌,心理不平衡而频出恶毒方法的贾昌妻子,兔死狐悲的钟离公,不让人专名在前的高公。
当然,故事还是以好人得好报,坏人得恶报收尾,当中还夹杂了石壁作为县城隍托梦的荒诞情节。
第二个引起我注意的是古代的昏嫁制度。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来是真的,否则王奉把侄女琼英嫁给飞天夜叉萧雅,为什么琼英敢怒而不敢言。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古代的物价。1贯=1000文钱,差不多是1贯钱=1两银。粮食1石=120市斤,
1石粮食=1500文,1斤粮食=12.5文钱
法律规定破耗军粮300石(18吨,3万六千斤)以上的处斩,石老爷失火烧掉1000石,约12万斤粮食(60吨),赔偿银子1500两
一个丫鬟卖30两银子,(还是高卖)一个女儿,卖银子50两。
这是古代的价格。五代十国南唐时的价格。
父债子还?钱不够了,女儿抵债?
————————————————————————————————————————————————
十月望前:十月的十五之前。
望:月相之王,即每月的十五。
阴骘:zhi四声
骘:安定。阴骘:暗中使安定,转指阴德。
衢州:浙江地级市,处浙江西南,往东是金华,东北方是杭州。
殡殓:入殓和出殡的总称。
殡:bin四声,停棺待葬
殓:lian四声,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瞒昧:隐瞒和欺骗
昭鉴:明鉴
鉴:镜子(古代的铜镜)引申为仔细看,审查
扶柩:jiu四声,装有尸体的棺材。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伏惟:趴在地上思考。下对上陈述的敬辞
伏:趴在地上
惟:思考
顿首: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用于地位相等或平辈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