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再多,孩子不听就是不听。
接着说下去,孩子更觉得烦。
当下,唠叨似乎成为了每一个父母的通病,也似乎成为了每一个家庭的一大“炸”点。
作为父母必然会下意识地担心自己的孩子,然而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父母依然把孩子当做小时候来看待,担心也就逐渐变成了从小念到大的唠叨。
另一方面,唠叨其实也是父母对孩子不满意的表现,因为觉得孩子有哪件事情做的不够好,或是做得不对,所以父母才会一遍又一遍地纠正,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唠叨与讲道理不一样,父母的唠叨会带有指责的性质,因此许多孩子在父母唠叨时会越发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久而久之,愧疚转变为愤怒,叛逆也就随之而来。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把握好尺度和数量,否则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叛心理。
就像是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如果父母有适度的控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时间,而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给孩子灌输大道理,那么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反感父母的教育了。
于龙老师在讲解《影响力》这本书时,提到了影响力六大维度之一的“稀缺”。
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在经济学上,我们会称之为供不应求——相应的,商品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许多事物都是贵精,而不贵于多,教育也是如此。当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是稀缺的,自然就会让孩子更加珍视我们所说出的话。
当我们想要去唠叨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自己说出的话有多少是稀缺的,又有多少已经变得泛滥了。我们是在不断地进行无意义的重复,还是要故意制造一些稀缺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