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239天《山至数 第七十六》第四部分
原文阅读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国势。”管子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氾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山处之国常藏谷三分之一,氾下多水之国常操国谷三分之一,山地分之国常操国谷十分之三,水泉之所伤,水泆之国常操十分之二,漏壤之国谨下诸侯之五谷,与工雕文梓器以下天下之五谷。此准时五势之数也。”
桓公问管子曰:“今有海内,县诸侯,则国势不用已乎?”管子对曰:“今以诸侯为䇡,公州之饰焉,以乘四时,行扪牢之策。以东西南北相彼,用平而准。故曰:为诸侯,则高下万物,以应诸侯;遍有天下,则赋币以守万物之朝夕,调而已利,有足则行,不满则有止。王者乡州以时察之,故利不相倾,县死其所。君守大奉一,谓之国簿。”
字词注释
[1]国:这里理解为地区。
[2]氾下:低洼。
[3]分:占一半。
[4]泆:溢。在此为“闹水灾”之意。此与“氾下”不同。下文“水泉所伤”指此。
[5]漏壤:水泉渗漏,不居于地上。
[6]谨:认真对待的意思。下:引进。
[7]工:制作。梓:古代七种木工之一。亦泛指木工。
[8]今以诸侯为䇡(zhù),公州之饰焉:意谓现今各诸侯掌握天下各州余财。䇡,当作“管”。饰,当作“余”。
[9]扪牢:把持价格。
[10]调而已利:调节物价而获取利益而不过分。已,止。
[11]县死其所:老死于故乡本土。县,系。其所,指其故乡。
[12]守大奉一:掌握大局奉行“利出一孔”的政策。一,指“利出一孔”的经济政策。
[13]簿:账册。此处为会计的意思。
译文参考
齐桓公问管仲说:“请问国内的地势问题。”管仲回答说:“有山地地区,有低洼多水的地区,有山陵平原各占一半的地区,有常年溢水为害的地区,有土壤漏失水分的地区。这是国家的五种地势,也是国君所忧虑的事情。山地地区常常贮备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低洼多水地区常控制占有粮食的三分之一,山陵平原对开的地区常掌握占有粮食的十分之三,被水泉伤害,常年溢水地区常掌握占有粮食的十分之二,土壤漏失水分的地区只能依靠买入其他诸侯国的粮食,发展手工业的精美木器生产来交换各诸侯国的粮食。这就是解决五种不良地势问题的办法。”
齐桓公问管仲说:“现在海内统一,掌控天下诸侯,那么解决国家地势问题的政策就不需要了吗?”管仲回答说:“现今各诸侯国掌握天下各州的余财,来呼应四时季节变化,实行把持价格的经济政策。使东西南北相补助,使用平准手段而加以调节。因此说:在诸侯分立条件下,则直接掌握物资贵贱来应对各诸侯国;在掌有天下的条件下,则利用货币掌握物价涨落,调整它们来获取利益而不过分,东西充足就调到别处,不足就有所禁止。成就王业的君主按时视察各乡各州的经济情况,故而百姓谋求财利不至于互相倾轧,生活极为稳定。国君则掌握大局奉行‘利出一孔’的政策,称为国家整体的经济统计谋算。”
核心内容解读
桓公问管子关于国势的问题,管子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回答。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有山处之国、泛下多水之国、山地分之国、水泆之国和漏壤之国。每种国势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山处之国”这种地区地处山地,管子建议应常藏谷三分之一,以备不时之需。这种策略可以确保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来应对危机。“泛下多水之国”这类地区多水,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应常操国谷三分之一。这意味着需要保持一定的粮食储备,以防洪水导致的粮食短缺。“山地分之国”地形复杂,山地多,应常操国谷十分之三,以应对地形带来的挑战。复杂的地形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因此需要更多的粮食储备来保障国家的稳定。“水泆之国”,容易受到水泉的伤害。管子建议应常操十分之二的粮食储备,以应对水泉带来的威胁。水泉可能会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或其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漏壤之国”的土地贫瘠,容易流失。管子建议应谨慎管理诸侯的五谷,并与工匠合作,利用雕文梓器等手段来增加粮食储备。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国家在贫瘠的土地上维持粮食生产和储备。
可以看出,管子对不同地理环境下国家的治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强调了粮食储备的重要性。这些建议不仅考虑了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考虑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储备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一节作者论述了“遍有天下”的君主应采用“守大奉一”的政策。管子在回答桓公的问题时,提到了“今以诸侯为䇡,公州之饰焉”,这表明在国家治理中,诸侯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诸侯作为国家的支柱,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美化,可以在四季中发挥作用,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在经济调控与资源分配方面,文中提到“以东西南北相彼,用平而准”,这意味着国家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平衡各个地区的资源和利益,通过合理的调控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赋税和货币的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赋币以守万物之朝夕,调而已利,有足则行,不满则有止”,因为国家需要通过赋税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而且,管子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王者乡州以时察之,故利不相倾”,这表明国家在执行政策时需要根据时机进行调整,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通过及时的观察和调整,可以避免利益的不平衡,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最后,管子提到“君守大奉一,谓之国簿”,君主掌握大局。这里的“大”指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大局,“一”在这里指的是“利出一孔”的经济政策,即所有的经济利益都从一个统一的政策出发。“国簿”是国家的账册或会计事项,这里指的是国家的财政管理和经济政策。管仲认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应该统一,由中央政府掌握和执行。这种统一的政策有助于避免各地各自为政,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益冲突。通过集中管理国家的财政和经济事务,可以更有效地调配资源,平衡各地的发展,确保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国簿作为国家的账册,记录了国家的财政收支情况,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严格的会计管理,可以防止贪污腐败,确保国家财政的透明和高效。
这表明国家的治理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可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这反映了管子对于国家治理的一种系统性思考。对现代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也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要需要考虑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和资源浪费;其次应当加强财政透明度,通过公开账目和严格审计,确保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第三,在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关系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证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中国古代货币史(二)
对于周代的社会组织,史家们的意见也不一致。有的说是初期的封建社会,有的说是奴隶社会。这种意见上的分歧,是由于当时的文献中,既有关于封建的叙述,又有关于奴隶的记载,尤其是在西周。其实这种情形是容易解释的:殷周乃两个民族,周族承继了殷人的社会;一种社会制度不是一天或一道命令便可以改变的,周族社会还遗留下许多奴隶社会的残余,这是常有的事。西周中叶以后,旧时的遗制就大部消灭了,尤其是东迁以后,到春秋末年那几百年间,似乎可以说已是真的封建社会了。
封建社会有两个特点:在政治上是权力的分散,但一旦有战事发生,诸侯、地主、农奴们是有参战义务的。西周自恭、懿以后,中央政府的威望,一天一天减退,大权渐落在诸侯手中,但是宗主的地位还是保存着的,春秋时代的情形把这点说明得很清楚。齐桓、晋文都以周室为号召,强制其他小国尊重周室,正是这原因。在经济上是交换的不重要和货币经济的不发达,各种支付多用实物或土地。因为封建社会是以各个单位的自给自足为目标,是一种保守的经济制度,和奴隶社会的多少带有侵略性的经济制度不同。中国在殷代已有贝壳的使用,虽然还不足以证明已发展成为十足的货币,但至少已接近货币了。如果整个周代都是奴隶社会,则商业和货币经济一定比殷末周初有长足的进步。可是实际上在春秋那一段期间,中国的货币经济,不但没有新的发展,而且似乎特别不发达。《春秋》一书中完全没有提到货币的事,而币、帛等实物则屡屡提到。实物经济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那种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我们来看看《诗经》时代的社会。这是春秋中叶以前几百年间的社会。虽然不能全面无遗地反映几百年的情况,但通过它们,至少可以看出一个大概的轮廓。在这社会里,实物经济的色彩异常浓厚。如果有交易,也是“抱布贸丝”,如果有支付,也多是“握粟出卜”。有人说,抱布贸丝的布是指铸币,即刀、布的布。当时铲币可能已经产生,个别的人手中可能有大量的铲币,但如果说“蚩蚩之民”也能抱着一束一束的空首布去买丝,未免把当时的社会太理想化了,把货币经济的发展太夸大了。汉代的王充已说出,“抱布贸丝”是“交易有亡”。也可能有人说:握粟出卜的粟也是货币,《管子》中有“粟重万物轻”的句子,以粟来同万物对立,岂不是货币么?在实物经济条件下,交换的物品中,总有一种是作为等价物的,这就是货币的雏形,但它不是一般等价物,不是真正的货币。
《小雅·正月》提到“富人”,这富人是不是指手里有一束一束空首布的人呢?也不是。它不是像后代一样指有钱的人,而是指物质财产多的人。实际上,在那首诗中是指“有旨酒”“有嘉肴”“有屋”“有谷”的人。最早的富人应当是指有土田的人,《礼记·曲礼》有“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都不包括货币。至于《周颂·臣工》“庤乃钱镈”的钱字,一般人都知道是指农具,不是铸币。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常有告籴的事,这是不是通过货币呢?不是。籴的本意是入米,入米的方法可以通过交换;只有在货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才用货币去买,《国语》提到鲁国饥荒,臧文仲请庄公以名器求籴于齐,所谓名器是指鬯、圭、玉、磬等。可见是实物交换。
有人说《周礼》所载廛人所掌的各种布,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等,以及所谓里布,都是刀、布的布,换言之,都是铸币。甚至有人说是信用货币。这都是穿凿。《周礼》是假托的书,不是战国以前的著作,其所指的各种布,可能根本是捏造出来的。如果有那些布,也是布、帛的布,不是刀、布的布,更不是什么信用货币。币、帛在春秋时期是重要的支付工具,尤其是在统治阶级之间。周末用币、帛的时候很多,天子以币、帛待宾客,诸侯以币、帛献天子。传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种传说大概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私人间的馈赠以及国与国间的往来,也多以币、帛为工具,所谓“主人酬宾,束帛、俪皮”,所谓“事之以皮、币”,都是这个意思。就是庶人嫁娶,也要用币、帛。这恰好证明当时铸币还不大通行。
近代中外一些学者,由于误解“皮、币”二字的意义,以及硬想把外国的历史事实套在中国历史上,说中国古代曾使用过用兽皮制造的货币,或以兽皮为货币,甚至有人说得更具体,说是以牛皮为货币,这是不确的。在先秦文献中,“皮、币”二字虽然不止一次出现在一起,但所指是皮和币两种不同的东西,皮是兽皮或皮毛,不一定是牛皮;币是币帛,不是货币。皮、币两种物品在当时也只是作为支付工具,不是作为正式的货币。
这里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货币”这一名词的来源。在春秋、战国时期,“货”和
“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不是很明确的,货字可能是化字的变体,在战国时期,它的意义似乎和现代差不多,《易经》所谓“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货是包括一切商品的,自然货币商品也包括在内。《商书·仲虺之诰》中有“不殖货利”的话,也只是不贪财的意思,在《周礼》中货字被解作金、玉。一直到汉代,还是被解作财或宝用物,不专指货币,甚至不限于商品,只有王莽的宝货制,是指货币。 由于古人不知区别货币和财富,所以在用字的时候,两个概念常混在一起。班固说:“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还是作为财富的总称,包括货币在内。许慎说:古人“货贝而宝龟”。这里的货字作货币解。关于币字,在战国时期,前面已说过,是指皮、帛,根本不作货币解。也有人说是指金、玉、齿、革、兵器,那就和货字的意义差不多了。由于币、帛在春秋、战国时期或那以前已经是重要的支付手段,而支付手段也是货币的一种职能,在统治阶级看来,是一种很重要的职能,所以币字就逐渐取得货币的含义,于是《管子》书中就有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的话。司马迁也说秦始皇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西汉武帝又有皮币的发行,这些币,除了下币以外,其实都是支付手段,不作流通手段,所以币字多少还保持了原来的意义。至于货币作为一个单一的名词,那是以后的事。古代多用钱币一词。
春秋前后,并不是民间完全没有交易和货币。实际上货币可能从封建社会中产生出来,而破坏那种社会。中国在西周的时候,统治阶级就怂恿被征服的商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后来又有“如贾三倍”的话。可见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刀、布上的文字,有些和甲骨文相像,似乎应当是春秋以前的东西。而由农器进化到刀币、布币,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由此可知:也许在殷周间,民间已在使用那种实物货币了。而且在铸币出现之前,贝壳已取得货币或准货币的身份。殷代已有铜贝的铸造。
从农器发展到刀、布的过程,也不应拉得太长。首先,那些生产工具式的古刀、布出土不多,空首布也不多,这就证明流通的时期不会很长。而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东西,传播得快,只要条件具备,一个地方采用铸币,其他地方很快就会仿效。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自吕底亚的铸币出现以后,五十年之内,就传遍了亚琴海沿岸的世界。中国在春秋前后,商品生产和交换也许没有希腊世界那样发达,大陆的交通,总是不如内海交通那样方便和迅速的,但只要两个世界采用铸币的条件成熟,就不能说希腊铸币的普及只需五十年,而中国却需要五百年。旧日的钱币学家把中国的刀、布归之于太昊、葛天,到清末得到了纠正;近年来又有向上推的倾向,这是值得注意的。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中国货币史》,彭信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02月
《管子译注(全二册)》,谢浩范;朱迎平 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