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海明威文字本身的问题,或者说两者都有问题。这小说我几乎是在自我折磨中度过的,一个小中篇,我放弃了四次,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唯一坚持看下去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完成这篇小书评。
海明威《春潮》感先来说一说翻译,从文字来看,这个翻译应该是建国前后甚至更往前的古板僵硬式的保守派译者,虽然我英文不是很好,但是我读译者的文字,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国语版的外国电影,表情和语言明显是分离的。这一点,前两天在读《孤儿列车》时并没有明显的感受。但翻译相较于整部作品的失败,最多也只占三成。
海明威《春潮》感小说本身,阅读感受最大的就是阴暗晦涩,开篇介绍这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小说里作者的几处注释也明显的感觉到他对这部小说的信心和自我感觉良好。作为一个读者,我的确是抱着浪漫主义的定位去看的,但是在这长达几万的文字中,我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浪漫主义。我看到的是爱情里的无厘头,故作强调的印第安人,黑人的笑,奇努克风等等这些强硬的植入式场景和词汇。
前半段在叙述斯克里普斯的时候,反复提及他口袋里无用的四百五十元钱,斯克里普斯无厘头般的爱情,闹剧般的表白,后半段瑜伽和两个印第安人的出场以及故事叙述。
这些费力的描写和叙述无一不令人莫不着头脑,最后海明威在某一章节后的致读者语里莫名其妙的论点和解释。看完以后简直怀疑这是否是一部大师的作品。
海明威说这是他花了十天写成的作品,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是把大多数的时间浪费在了打字机上。许多海派把这部作品说是海明威讽刺安德森的戏作,但既然发表成说书,我们就应该去正视它。作品平庸就是平庸,叙事僵硬就是僵硬。我们不能因为他后期的作品地位,而连同其前期的平庸之作一通认定是经典。
海明威《春潮》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