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岁末,白居易三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
冬至这一天,唐朝皇帝要给百官放假,大唐的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
白居易当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我的家乡邯郸驿舍中。
1200多年前的冬至时节的邯郸,草木凋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白居易在寒冷的冬天,在邯郸客栈里面对孤灯一盏,形单影只,抱着双膝枯坐灯前,想着家人此时也能也正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的人,夜深了还没有睡觉,于是有感而发写下《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代邯郸冬天的漫漫长夜 ,没有迷人的夜景,没有浪漫的故事,寒冷将每一个人都早早地驱赶进室内。加上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日,唐朝民间在白天有热闹庆祝活动,使白居易的思乡之情无形中会加重几分。
昨天刚刚读过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枕衾冷,忽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一整天还沉浸在白居易高明的描写夜雪的手法中:用“窗户明"侧面烘托夜雪之白,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夜雪之大和厚。
眨眼间冬至来到,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的这首冬至夜的作品。
感谢白居易曾在我的家乡度过一个寒冷的冬至夜,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作。
今天,冬至已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种文化。这种节气文化有丰富的物候知识,有诗歌,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
文人与传统文化将继续伴随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
多年以后,我们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哪些可以传承千年的文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