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王阳明改名后。
改名以后第二天王家一家人和平常一样,一派和平气象,王华正在温习功课,准备科举考试,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随手写了一个“大学之道”,念叨了半天,却一直没有下文。
那个五年多来没说一句话的小朋友不干了,以为爷爷忘记了后面的句子忽然朗声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番话下来,一家人都惊呆了,这个孩子五年多不说话,一开口不是叫父亲,母亲上来就是儒家的经典《大学》。这还了得?
王天叙这下可惊喜了,于是他就问王阳明一些其他的经典名著,结果王阳明都是开口就来,然后王天叙问他是怎么背会的,王阳明说,爷爷平常带他在身边,爷爷天天在那里朗读背诵,他耳濡目染,早已默记在心。
在王阳明11岁的时候,王华成了状元,,在北京当了翰林学士,希望把王阳明带到北京去求学。王天叙也希望孙子能到北京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就亲自把王阳明从浙江送到了北京。
他们从浙江出发,路过镇江的时候,有一帮老朋友在镇江金山寺的妙高台设宴,要款待王天叙。 老爷子很高兴,就带着宝贝孙子去赴宴,大家好久没见,而且又是文人雅集,酒酐耳热之后便要连诗作句,许多人都在那里闷头苦思,准备写出高妙之作,本来就是在妙高台上,当然要写出好的诗篇。就在大家打腹稿酝酿的时候,只见11岁的王阳明突然走上去,拿起桌上的笔,笔走龙蛇,刷刷刷的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人一看,大吃一惊,但这毕竟只是个11岁的孩子,许多人在夸赞之时,也有人不服气,其中有一位老头子向来和王天叙不太对付,一看就怀疑了,这么好的诗,怎么可能是一个11岁的孩子?写出来的肯定是王天叙是先在家里写好,让孙子背下来,突然拿出来作秀给大家看。
而小小的王阳明却不服气,说他要像曹子建那样七步成诗,王阳明略一思索,张口就来了一首诗。
说到这儿,我们要说曾国藩了。
虽然史料有说曾国藩五岁开蒙,六岁入塾,九岁能诗,十岁能文。但是那所写的诗,那个文在哪呢?而曾国藩渐渐长成少年时,反而没有王阳明那样惊才绝艳了。
湖南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曾国藩小时候背书,有一个贼在他们房梁上听他背了一夜书,结果一夜过后贼都会背了,他还不会背。这本书的编者也考证了一下,倒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一些史料证明,曾国藩的老师,同学,友人以及粉丝像特别崇拜他的国学大师梁启超,都说过曾国藩的天资比较愚钝的,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过。
前面说到王阳明,完全展露出他天才的一面,是他11岁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庙高台上脱口而出,挥笔而就的两首绝句。
王阳明,11岁的时候,王华高中状元进了翰林院,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京城的教育条件当然好,王华有意把孩子转到北京来上学,于是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就带着他沿运河到北京去,途中经过镇江才有了这段佳话。
可是在他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这位天才儿童就表露出他特立独行的一面。
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刚刚11岁的王阳明突然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问了先生一个问题,要知道在古代即讲师道尊严,一般情况下是小孩子被问,先生问,老师问很少有主动向先生提问的,可是王阳明不简单,当众就问了先生一个问题,
王阳明问先生,什么是人生中的第一等事?先生想了一下,认真地回答说,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读书,然后考中科举做大官,可是王阳明怎么样?听了之后不以为然,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把那个老师都气乐了,难道你还有不同意见?那你说说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王阳明人小口气不小,说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做圣人。先生听了这话,目瞪口呆,也只能笑笑说你这个第一等是可真够高的!
结果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王阳明他爹王华的耳朵里头,王华回到家里头的时候,正好看到王阳明正背着手站在院子里,一幅沉思的样子,正望着天呢!就问了他一句话,听说你想当圣人啊,居然还在学校问老师?
王阳明点点头说不错,是有这么回事,结果王华报之以冷笑,这可把王阳明惹得不开心了,王阳明问父亲做圣人怎么了?你和老师都笑我,至于这么笑我吗?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