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2行明堂朝见:周公还政成王

22行明堂朝见:周公还政成王

作者: 籽飞鱼1233 | 来源:发表于2023-10-19 22:56 被阅读0次

成王迁居洛阳后,周公开始建立明堂,让天下前来朝觐。无论是涂山之会也好,孟津观兵也罢,都是君王用来测验属下诸侯的忠诚度的。周公设立明堂朝见,目的也在此处。

诸侯前来朝见,周公以天子的身份,背上携带斧子,居于屏风的后面,面朝南方站着,贵族按照公、候、伯、子、男的爵位,依次站在周公对面的中阶之上,以及东西阶和门东西。

名堂朝觐

夷、蛮、戎、狄站在东、南、西、北四门之外,较远的九采站在南面的应门之外。极远的四塞每世来朝见,只用告慰新君即位就行,不安排固定站位。

明堂朝觐,体现了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尊卑等级,使得诸侯各安其位用来维护统治秩序,也就成为周公制礼的目的所在了。

朝会完毕后,周公又携带诸侯前去祭祀文王,颁布度量,推进政令的统一,并继续制礼作乐,成为了他这一年的工作重心。

周公摄政六年,见到成王渐渐年长,已经有了明君的倾向。他决定还政于成王,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将成王服上王位,让他亲自理政,自己北面侍奉君主”。

周公旦退位后,依旧没有离开都城,而是继续辅佐成王。此时,他的儿子伯禽已经就位了,于是周公就告诫自己的儿子: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其实,周公吐脯又和他的治国理念是违背的。周公崇尚的亲近亲族,注定后世会和礼贤下士越走越远。

西周初年,正是男女滥情的时候,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因为,这样子就好像是坏了祖宗规矩,回到男女滥交的时代。为了重申这样的礼仪,周公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是汉语中的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周公另外还行制礼作乐,巩固自公刘以来,到武帝时期发展起来的礼乐制定。寻找其中的缺点加以改进,从而使得中国几千年来的尊卑体系打下基础。

相关文章

  • 大白话《史记》397:为万世开太平

    鲁周公世家·第3天 前期提要:周成王长大亲政,周公还政成王,却被人诬告,无奈远走楚国。成王打开府库发现了周公当年祝...

  • 2021-03-13

    94、周公既以还政,则是捨重任矣,而犹言“今任重在我小子旦”者,周公既摄王政,又须传授得人,若其不能负荷,仍是周公...

  • 《周易》点要(一)

    一、基本信息 作者及年代 《周易》作者周公旦,写作于周公还政后在丰地颐养之时。 创作目的 记述文武二王的开国功业,...

  • 2021-03-12

    93、周公言我新还政成王,今任之重者,其在我小子之身也。我不能同於四人,辅文、武使有大功德,但苟求救溺而已。譬如游...

  • 诗经问答2020-12-01(周颂臣工之什1)

    1、问:《臣工》写了什么?答:这是诸侯助祭遣于庙的诗。在周公、成王的时候,诸侯要在春天的时候朝见国君,并助天子的祭...

  • 西安风水大师:什么是风水明堂,明堂吉格和凶格怎么分辨

    西安风水大师:什么是风水明堂,明堂吉格和凶格怎么分辨 上古,明堂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风水中的明堂是穴前之地...

  • 舞动文墨写春秋(二)

    《无逸》是记录周公辅成王的。文中,周公既要劝诫成王,又要让成王听得进去,这就需要说话的技巧。《无逸》一文中,周公反...

  • 《史记》:毋逸就是不忘初心

    周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 有人巫告周公想篡权,周公无奈,辩无可辩,只得...

  • 《立政》和《周官》写了什么?

    1、问:《立政》的背景是什么?答:《书序》曰:周公作《立政》。《伪孔传》解释到:周公将要还政于周成王了,害怕周成王...

  • 周朝(中)

    武王逝世,太子诵即位,便是周成王。成王年幼,周公便代行朝政之事,经过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把行政权力还给了成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2行明堂朝见:周公还政成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t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