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从泉州回厦门的brt,刚一上车就听到车厢里有吵架声。原来是一个穿着打扮很得体的中年妇女和一个20来岁的女生因为位置的问题吵起来了。中年妇女抢了个空,只好站着,但不服输,便开始骂起来:骂女生没家教,不知廉耻竟和老人抢位置、女生将来嫁不出去没人要只有老男人要…足足骂了30多分钟,中间有工作人员来调解但失败了、好心路上看不过去让了个坐想让她去做她不肯、车厢中年男人看骂老男人听不下说她几句反被她怼。最后搞的整个车的人都超级尴尬。
厦门BRT那时我在想,妈呀,这要是我妈,我咋办?我帮谁呀?我帮她一起骂那个女生?我做不出来,尴尬死了。我劝她让一步海阔天空?估计依她的性格,她会骂我胳膊肘往外拐?
作为女儿的我到底要帮理还是帮亲呀?
在《红楼梦》第60回里,赵姨娘和芳官蕊官四个戏子闹起了矛盾,在宝玉的怡红院里撕扯打闹起来。晴雯派人去禀报探春(赵姨娘的女儿)。
赵姨娘和戏子们打架过了会探春尤氏李丸平儿等人赶来,一般看到底下的人在闹事,作为主子肯定一来就会骂这些下人。可是众人看是探春的亲母亲,也不好说啥。
你想下,探春和众人赶来,看见自己的母亲和底下几个十来岁的戏子扭打在一起,其实或多或少有点尴尬,觉得她母亲给她丢脸了。但是探春来了既没马上呵斥这几个戏子、又没问"到底出了什么事",也没骂赵姨娘"你净给我惹事"。
只见探春叹气说道:这有什么大事,姨娘你也太肯动气了。我正有句话要请姨妈去商量呢。丫头正回说你不知在哪里呢,姨娘快跟我来。
赵姨娘一听马上就和探春去了,这事也就平息了。其实看后面便会知道,探春并不是真的有什么是要找赵姨娘商量,只是和借口,拉赵姨娘离开案发现场而已。
探春很聪明,知道她母亲在闹事,她必须话题移到别的地方才能把这事给了了,避免冲突再次升级,闹大了。
聪明的探春所以,当父母在公众场合闹事,做个公正的包拯去判定这事到底是谁对谁错并不重要,也不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正确的做法就是帮TA打圆场,调节下紧张的气氛,让所有人都不受伤害。
最后总结下,当遇到父母或身边的长辈在公众场合"破口大骂",正确的做法就是要转移TA的注意力,引导TA思考其他事,这件事很快也就解决了,千万不要认死理,去分对错,谁对谁错这时候根本不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