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试图日更写作的第9/1000篇文章。
开始于6月6日,上一篇文章是7月28日。
5月的日更30天以后
在6月和7月日更写作这件事情
就再也没有进入我的视野里面。
在过去,写作被我赋予了很多不一样的意义。这些意义,当然都没有真正的实现过。我又想回过头来说一说,我现在是怎么看待写作这件事情的。
如果恰巧你读过我之前的文章,就会知道,我在4月21日的时候参加过一次007广州的线下聚会。我在那时,认识了一个人叫老麦,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币乎。
6月16日的时候,我在深圳和他一面之缘,他穿着红色的卫衣,8月5日的时候,我再次遇见他。两天前,我们在微信上有过一次对话,他刚刚开始筹备一个区块链投资社群的线下活动,我参与了进去。按照指定的一个模板,我需要说明,自己可以提供哪些帮助,我一直不太擅长回答这个问题,当时写了文案编辑和排版。之后,他跟我要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我发给你了他。他说,你这个没有体现什么水平。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在微信公众号更新了。他说,你要有自己的作品。2个半月前,另外一个人告诉过我相同的话。那个时候,我找工作,想要做互联网的社群运营。
回到8月5日,他上台演讲,主题和张三九的投资课程有关。在正式演讲之前,他问了台下 两个问题,有哪些人订阅了笑来老师的专栏,有哪些加入了007写作社群,几乎全都举手了。这个场景,我见怪不怪。从传统行业想要转行互联网运营以来,从罗辑思维的广州社群到007的广州社群,007这个群体,是我打开圈子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哪都能遇见他们这件事情,不是特别奇怪。
在这个并不奇怪的场景下,老麦又说了一句触动我的话,而且我相信是他自己很真诚的一个体会。原话我还是没记太清,大意是说有自己的作品这件事情很重要,很多时候,即使是陌生人在线下见面,互相看过文章的,都会感觉彼此较熟悉,也能有很多了解。
这是很朴素的一句话,比如我看完霍炬的文字,和西乔的漫画,即使没有见过面,我也感觉到可以触碰到他们。我也很习惯性地在加了一个人的微信之后,去看他的文字,然后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和老麦的这句话相似的,还有两个人说过,同样也是在社群的线下活动中。
一次是PRESSone布道者计划的负责人在线下聚会的时候,鼓励大家写作,说他虽然没有见过夏磊磊(他写了很多关于PRESSone的简明介绍的文章),但是读他的文字多了,就觉得他很熟悉。
一次是在6月,一个大型的线下会,班级群的一个男孩子说正好一起见个面,一个女孩子挺逗的,直接说,先拿出你写的文章来。我当时看着微信群里面的这段对话,就觉得4月以来接触的这帮人,还真挺有意思。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在线上的社交关系中,其他人也和你一样,都是在通过你写的文字来判断你,熟悉你。这种交互,在我以前的社交关系中也有,但是并不多。最多,大学时候QQ空间比较火的时候,会去翻看认识的女孩子好久之前的日志,当时还不会觉得那么理所当然,好像还有点偷偷摸摸。我那个时候也写字,写的更加不接地气,也没有持续很久。
在一个稍微长远的时间维度下,我还是真挺感谢自己加入007这个社群,让我进入了会离写作这件事情越来越近的一个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