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作者: 叶脉书签8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8:53 被阅读0次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我将为你解读本书的精髓:沟通是艺术也是技巧,掌握其中的诀窍,人人都可以成为沟通高手。

蒋劲夫殴打日本女友事件一出,胡歌在微博上回应此事,他先是回忆了七年前一起拍戏的时光,然后说:“人生的路还很长,错了就是错了,但别趴下,我们需要还原一个真相……他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不是要为他辩解什么,我只是很难过。”

胡歌的重点是“错了就是错了,我很难过”,表达惋惜之情。而一些网友却认为重点是“别趴下,需要还原一个真相”,结果跑到胡歌微博下攻击和谩骂,说他支持家暴,和蒋劲夫是一样的货色。

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和接收者所领会的意思相差很远。就像《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说的:“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状况发生。那么,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的沟通畅通无阻呢?这本畅销了40年,再版了15次的《沟通的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养成适当而有效的沟通方式。

本书从“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个层面,来说明如何达到沟通的目的,也就是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和被执行。

“看入人里”着重探讨与自我有关的沟通因素,“看出人外”着重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侧重在处理不同人际关系的沟通方法。

这三部分基本涵盖了人际关系的全貌,本书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阅读材料,还有热门影视剧的分析,让人可以对照书中的准则进行印证,充满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书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都是沟通高手。阿德勒是专栏作家,普罗科特是大学教授,他们在一次沟通研讨会上相遇,彼此叹服于对方的见解,两人集多年的教学经验,一起撰写了一些教科书。而这本《沟通的艺术》则以结构清晰、表述简洁见长,是人际沟通的入门级教材。

本书的每一次修订,都会添加最新的人际关系研究成果,以及和时代有关的新议题。因此,书的内容与时俱进,兼具深度、广度和完整性,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和实用完美结合的教科书。

好了,说完背景概述和作者简介,让我们来聊聊书中的内容,本书可分为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内容:人之所以难以沟通,原因在于对自己和对他人认知上的误解。

第二个重点:语言是桥梁也是障碍,学会观察和倾听,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第三个重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不同的关系中寻找合适的沟通技巧。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重点内容:人之所以难以沟通,原因在于对自己和对他人认知上的误解。

《红楼梦》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一天,宝玉出门了,李嬷嬷拄拐进来请安,看见宝玉不在家,丫头们只顾玩闹,十分看不过去,就开始骂骂咧咧,丫头们都不大理会她。

李嬷嬷十分无趣,看到一碗糖蒸酥酪,拿起汤匙就吃,一个丫头说:“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回来又惹气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李嬷嬷听了很生气,觉得自己是宝玉的奶妈,劳苦功高,凭什么不能吃?就赌气把一碗酥酪全吃了,吃完还骂:袭人算什么东西!

这时候,有个懂事的小丫头笑着说:“他们不会说话,怨不得你老人家生气。宝玉还时常送东西孝敬你老去,岂有为这个不自在的。”李嬷嬷更生气了:“你们也不必妆狐媚子哄我……”。古时候,骂女孩子狐狸精是很重的话。

为什么李嬷嬷别人对她不好,她生气,别人对她好,她还是发脾气呢?这就涉及到沟通中很重要的一个词——自我概念,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谁?”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自我评价高的人,会倾向认为别人是友善的,会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对待自己。而自我评价低的人,会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甚至会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而自我评价的高低是通过他人对我们的回应得出的。从童年开始,周围人或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对于塑造我们的自我概念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借着和别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如果我们歪曲了自我概念,长久地自我怀疑或自我膨胀,在接触他人时就会造成许多麻烦。同时,我们也以自己的感知去评价他人。

因此,我们要了解,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天收到的信息量太庞杂了,这远远超过我们大脑能处理的限度,所以我们只能有选择地筛选信息。

加上每个人的感官机能的差异,我们对外界信息有着不同的解读,这也影响我们的彼此的沟通。想象一下这种情境是不是很常见:

“电视关小声点!我的耳朵都快聋了!”

“哪里大声了?再小声我就听不到了!”

“你想热死我啊,空调开那么高!”

“你开玩笑吗?再低我就冻感冒了!”

这些争执不一定是见解不同,很可能是双方接收到的信息不一样,感觉不一样,即知觉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就不会认为对方老是和自己作对。

至于疾病、疲劳、饥饿、生理周期这些身体上的不适,以及年龄、性别、文化上的差异,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从而影响我们和别人之间的沟通。

人之所以难以沟通,不就是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吗?所以有“对人严厉,对己宽容”的双重评判标准,有“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猜测,有“先入为主”的贴标签行为。

一旦我们认为自己的解释就是事实,为了支持自己不准确的信念,就会开始论断他人。比如男女双方吵架时,男方会说:“你又在批评我了!你们女人总是这样!”

这种随便定义别人的方式,会让对方产生防卫心理,争吵也就无法停止。我们说沟通障碍常常是由猜疑而来的,要避免猜疑,可以用知觉检核法,这是帮助我们准确理解他人的工具。它包含三部分: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列出至少两种解释,请求对方澄清。

通过一个小故事,我们来看知觉检核法的应用:李明和父亲一直关系良好。不久前,李明去机场接去国外出差一个星期的父亲。在回家的路上,父亲说自己太累了,想安静休息一下,李明表示理解。

结果回到家后,父亲和弟弟又说又笑的。李明很不开心:“为什么爸爸看到我一个字也不想说,看到弟弟却那么开心?”

他察觉到自己有怨恨的情绪,决定和父亲沟通。他先是描述注意到的行为:“爸爸,在你出差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回到家看见弟弟就活跃起来”,然后列出两种解释:“我觉得你可能看到弟弟比看到我更开心,或者我想太多了”。最后要求澄清:“但是你怎么能和我在一起就说累,和弟弟在一起就精神活跃呢?”

父亲对李明的话感到难过。他说在车上时确实很累,回到家就觉得很开心、精神百倍的,出差那么久就想回家。如果不使用知觉检核法,李明就会一直纠结于头脑中的想法,导致冲突和不开心。

知觉检核法能使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不至于直接威胁或攻击对方。当然,这种方法还要求我们和非语言的行为保持一致。如果是用控诉的语调或有敌意的姿态,那不是沟通,是下断语。

有时候我们了解了对方的意思,但却有不同的意见,这就需要用到“枕头法”。也就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换一个论点看问题。这个方法至少能改善彼此之间的沟通气氛,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因为情绪在沟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

  • 这个阶段不懂熊孩子的沟通艺术?那你就输了

    你可能懂得沟通的艺术,但你未必懂得熊孩子的沟通艺术。 ...

  • 这个阶段不懂熊孩子的沟通艺术?那你就输了

    你可能懂得沟通的艺术,但你未必懂得熊孩子的沟通艺术。——Suven ...

  •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沟通的艺术》 今天阅读《沟通的艺术》,刚看到第二页感觉就已经...

  • 反思固化.体系化

    沟通的艺术

  • 沟通的艺术

    有效的交流与影响他人的技巧:1如果让自己要戴上皇冠‘要驾驶事业的轮船‘自我 人格与说话的能力有时比大学的文凭更重要...

  • 沟通的艺术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

  • 沟通的艺术

    最近工作和生活中越发感觉到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是需要艺术的,也需要我们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和开放的心态。 一是态...

  • 沟通的艺术

    交流真的很重要。 你常说我不了解你,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到底是我不够了解你,还是我在了解你的时候被你拒之门外。我就好...

  • 沟通的艺术

    【书籍名称】《沟通的艺术》 【片段页码】P114 【R-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

  • 沟通的艺术

    “揉揉你的肩呀,劳动要争先呀。捶捶你的背呀,永远都不累呀”……当响起这样的声音时,我正在多媒体教室听杨老师主讲一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eq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