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随笔】读懂《背影》,读懂亲情

【课堂随笔】读懂《背影》,读懂亲情

作者: 若水女子2017 | 来源:发表于2021-10-22 04:14 被阅读0次

    犹记得初中时,学《背影》,“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体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经典的动作不知不觉就烙在心里,一住就是几十年。每每提起,父辈们扛着锄头,汗流浃背的情景便会浮现眼前。

    如今的孩子,蜜罐里泡大,手机里成长,怎样才能读懂这《背影》呢?

    一、琐事里熬制,读父爱的庸常与细密

    1、读经典,悟常情

    师:同学刚才朗读了第6段,通过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你读到了怎样的父亲?

    生:父亲年老体衰,但攀月台买橘子,读到了父亲的不容易。

    生:父亲的深青色棉袍,黑布小帽中,读出衣着简朴,家境惨淡。

    师:你们猜猜老师读到了什么?

    老师读到了“人物描写”让亲情更加淋漓尽致,朱自清是爱父亲的,如果不爱,就不会关注他的“黑布小帽,深青色棉袍”;如果不心疼父亲,就不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描述攀月台的情景,“人物描写”的背后是深情。

    (感悟:这经典段落,是必须让学生读的,一句句地朗读,一点点地切入,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明确“人物描写”意义。)

    2、引质疑,悟深情

    师:“背影”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父亲照顾孩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念念不忘,我们还原朱自清当时的家境。

    生:祖母去逝,家境颓唐。

    生:父亲赋闲,借钱办丧事。

    师:我们读到了一个父亲在一段难熬的日子里,剥开日常的烦琐,给儿子力所能及的爱。

    你能读出哪些“力所能及”的爱?

    生:“再三叮嘱茶房”“怕茶房不妥帖,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去送我”

    生:“帮我捡定靠窗门的一个座位”“铺上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嘱我路上惊醒些”

    师: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纷至沓来,家境惨淡,亲人离世,都是他们无言的痛。但父亲此刻只是父亲,点点滴滴,力所能及,这就是父爱的深沉。

    3、深挖掘,悟亲情

    师:这样深沉的父爱,朱自清当时理解吗?

    生:不理解,觉得父亲“迂”。

    生:认为父亲反复嘱托啰嗦。

    师:那有没有心灵回归的那一刻呢?

    生:“我那是真是太聪明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句中的“聪明”是反语 ,表现作者的懊悔、愧疚。

    生:文中写到四次流泪,后三次都是关于父亲的,也表现了对父亲的感激、思念、愧疚。

    师:同学们读得深刻,这就是父子深情。父亲竭尽所能,给盖孩子最好的。儿子慢慢读懂,貌似轻松的背后,是不易察觉的体恤和关怀。

    二、矛盾中突围,读亲情的伟大和绵长

    1、链接背景,延伸父爱

    师:朱自清与父亲朱鸿均之间,真的如文中所写的般“父子情深”吗?

    (学生有的点头,有点摇头)

    出示PPT,展示朱鸿均受传统思想影响,坚持娶姨太太,并与几个女子暧昧不清;“差事”被迫交卸;祖母知道后,气愤难当,最终去世;朱自清与父亲的几次矛盾纠葛。

    师:你读到了怎样的一位父亲?

    生:不值得尊敬的父亲。

    师:是的,朱自清当时真的无法爱这个不完美的父亲。然而,当时光流逝,父亲渐渐衰老,自己离家在外,读到老父亲来信时,他——(齐读)晶莹的泪光中……

    出示PPT,三弟写父亲读《背影》散文集的样子,

    师:同学们读懂了父亲了吗?读懂了亲情了吗?那就是学会接纳,接纳母亲的唠唠叨叨,接纳父亲的沉默寡言,父母从来没有完美的,但亲情却是永恒的。

    2、链接生活,体验亲情

    师:生活中,有没有你与父亲产生矛盾的时刻?现在想来,是不是不肯接纳那样的父母?来写一写吧!也选择类似“背影”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情感载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随笔】读懂《背影》,读懂亲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hc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