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是说一个人在生病之前,必然是身体本来就正气不足了!
(当下的社会环境里)一直以来,经我看诊过的孩子里,“保守”的说98%的孩子体质都属于偏弱型的。(这一度激发了我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
作为一名中医学习和实践者,在孩子生病好了又病(体质好不容易生病,生病也容易好;体质不好容易生病,生病也不容易好)、总在生病、妈妈们好焦虑好焦虑……的路上一去难回、疲于奔命。
这种身心的疲惫,曾经让我一口气删掉了问诊的几十个群(持续几年没日没夜的回复问诊),貌似有点自私,但我先保住我自己的小命要紧!
这半年多来,我一直在探索和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的体质全都是这么弱?还很难有真正的改善?
直到最近我终于明白,是社会环境下父母家长的状态导致我们的孩子身体就是好不了!
(之前删掉群也是为了去学习进步,能更好的服务你们,为你们负责,能真正帮到我们可爱的孩子啊!天地良心,良苦用心!)
现在孩子体质弱主要表现在脾胃功能弱、底子薄这些方面,(也有相对少数是处于能量淤积的状态)。
这种体质正常情况下是很好调理的,中下焦弱、能量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推拿和艾灸的方法,绝对绿色安全的补养方式,疗效杠杠的。
有的孩子见效很快,从此让妈妈省心,我也舒心!
而有的孩子见效也快,但停止我的调理,回家后很快打回原型,为什么?
因为生理的问题好消化好解决,心理的复杂问题却很难消化解决!而消化身体的和心理的“积食”都是需要能量支撑的,消化心理的“积食”需要消耗的能量还会更大!
现在妈妈们总是问我:我的孩子是不是又积食了?Ta的积食怎么这么难消啊?Ta这次的发烧/咳嗽怎么这么难好啊?……
是的,现在很多孩子的脾胃总是积食,很多的问题几乎都与积食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而与之更严重的是精神心理的积食!没错,是精神心理的积食,心身相关,于是现在的孩子普遍的体质弱、神气弱、精神涣散、容易受外界干扰。
从娘胎里开始胎教~到不输在起跑线上~到孩子快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到要考一百分~到班上有几个一百分~到别人家的孩子、看谁谁~到刚和伴侣炒完架心里在割肉滴血,面对孩子立马脸上堆起了笑容,好似风平浪静啥事没有~到孩子渐渐不爱学习、不耐烦、行为异常、不合群、交流障碍自闭、多动抽动、叛逆、厌学休学、体质不良~到终于有一天,泪奔并仰天长叹:现在的孩子好难教、好难养……
我们自己都不完美,却要求弱小的孩子各方面都是超人!
如今家庭和学校施与的压力都足以把一个成人逼疯,这不是危言耸听,自己先感受一下!
我们老祖宗很早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一个身体疾病的最初,都有着与之对应的精神心理的偏差。
中医里有句话叫“心主神明,主不明则十二官(脏腑)危”。就说的是人的神气乱了(精神)、不明了,其它脏腑就要出问题,就会生出疾病。
嗔怒伤肝,恨喜伤心,恼悲伤肺,思怨伤脾,恐烦伤肾。
外部的不安和冲突,导致内部的恐惧和紧缩,形成压抑型或易激惹冲突型人格;外界的混乱与嘈杂,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力,无法形成清晰的思考力;父母与家庭成员的长期冷战、隔阂、封闭,会导致孩子的孤立和交流障碍,甚至自闭;家长的不真实(用心良苦的和习得性的)、复杂,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格阴晴不定、无所适从、分裂……
孩子身体健康的源头,在于家长的语言行为模式,只一味的抓表面,抓外在,与社会“合群”,忽略内在心理的基础建设,就好比造一座地基不牢固的高楼。
徐文兵的妈妈说: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我说:爱与接纳,让自己和孩子的身心回到本原,回归正轨。
学习一般、心理强大的孩子,与学习好、心理脆弱的孩子,谁的人生会比较好?谁比较让人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