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的《长生》之路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的《长生》之路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21-04-03 12:14 被阅读0次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出自儒家圣人王阳明的晚年作品。

    终明一朝,诗歌文化并无大显,一是官方思想压制,另一方面则是朱子理学成为官学,国人思维逐渐哲学化、逻辑化,甚至教条化,在北宋之后诗歌创作热情和心意凸显都相对暗淡、低调下来。毕竟要“存天理,灭人欲”,作为欲望在文字中的最高表达,诗词受到冷淡化处理,是一种显而易见,但是大家都不说破的文学规则。

    没有情感喷薄的诗歌形式,自然无法与唐诗宋词相比较。

    诗在这个时期,大体上已经成为了王安石年轻时期的那种认识——诗词,不过是末技罢了。

    诗歌只是文人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工具。

    唐宋之时其实也是如此,但是唐诗注重表达感情,宋诗注重说明道理。后来的诗,作用就更偏向于工具,再没有对诗歌本身的发展和突破。

    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写这句诗的成因——这是他的心学宣讲偈子。

    王阳明在承续朱子理学和陆九渊心学的过程中,提出“心即理”,用朱子的“格物致知”中的“知”加上一个“良”字来指代理学中的“天理”,实际上,“良知”就是“天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新儒学的方法论。心学最大的成就是在理学各门派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体论基础下,解决了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存天理”的问题。

    朱子的“格物致知”求于外物,王阳明在“七日格竹”后产生了疑问,并逐渐转向陆九渊的心学,从佛教“明心见性”中找到启发,逻辑自洽地构建了一套“求诸内心”,“明心见知”的“致良知”方法。

    在“致良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他的修养论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而并不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即求之于内心的悟“道”之路,而“良知”,就是“天理”、“道”,只不过不同于道家之道,佛家佛性,理学天理,心学的“良知”是个人内心的反射,因为个人而生发,因为个人而存在,也因为个人而寂灭。

    作为理论建立者,在诗词这种工具中不断强化宣导自己创建的学问专业词汇,那是习惯和自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的《长生》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iz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