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抄读现代作家彭程的一篇美文《大运河畔访邵伯》,就被作者所描写的那气势蓬勃,雄伟壮观的大运河所感染,所震撼。
赶紧上网查询科普一下大运河。才得知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南北走势的伟大水利建筑,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长的运河。和长城、坎儿井一起被称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三大建筑。
看到这里我不禁“啧啧”称赞,大运河原来有怎么悠长的历史。并且在我的认知中只觉得万里长城历史悠久,看来我的知识盲区还有很多。
在文章中看到南北船只在经过水势落差时过闸门的气势让我好奇,也让我震撼。通过视频看到那滔滔不绝的江水,煞是雄伟,但在人民智慧的引导下也是很听话,很臣服的。
在我的印象里,立交桥一般都是为了缓解疏通陆地上来往车辆过多而设计的,哪怕是建立在水上的立交桥,也是下面通船上面通车的。但是在大运河上居然看到还有一种水上立交桥,下面排水,上面通船。
都说水往低处流,在我国的地理环境中,是西部高,东部低,可是大运河却一改常态,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开辟修建的南北通向的运河,如今运用这种优势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大大缓解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只因一篇文章让我认识了大运河,认识到大运河的气势蓬勃,和它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所以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京杭大运河看看,目睹它的雄伟气势,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