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敏)7月18日上午八点,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赴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暑假社会调研团在“歌鼟发扬地”——地笋苗寨再次感受了养在深闺的天籁之音。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地笋苗寨)具有鲜明苗族特色的吊脚楼建筑群,满满的古迹文化韵味。今日的村庄,依旧与往常一般宁静,村头老人偶尔几句闲谈,或是小孩的哭闹却又是浓浓的生气。
调研团经过问卷调查,了解到这个村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调研团决定向当地村民了解并感受有关内容。调研团成员们找到了当地两位阿姨,在与她们交流的过程中,有幸听到了现场的演唱,一人主唱,一人帮腔,两位阿姨配合默契,音乐动听并且极具节奏感。阿姨说,当地人每个人都能张口来两句,即使是三岁小孩也是。
(图为当地阿姨演唱苗族山歌调)阿姨们唱的是山歌调,这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坐夜、玩山、谈情说爱、交流感情时所唱的曲调。这种曲调属同声二声部重唱,歌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柔媚而富有感染力。
歌鼟的语言在当地人的口中,不仅可以是苗语,也可以用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图为一位大爷在用汉语向调研团成员展示)不过相比起苗语,汉语表达的无论是节奏感还是表达意义都差了一筹。调研团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发现歌鼟应用广泛,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歌鼟不仅是锹里苗民族群生息纪事、人际情感交流、本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他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