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课程,导师是张熙老师。她自嘲在往期课程中因为看起来年轻而被质疑资历。所以一上来她就以自曝属相的形式告知年龄,不过,好吧,有一瞬间我差点怀疑她比我小。因为年龄看起来不像超过三十岁。不过她加起来超过十年北京各类公司加外企的职场经验显然也并不是作假的。
可能因为是第一天,上课的过程相对很轻松,我们一起参与比较深入学习了包括霍兰德代码以内的处于职业定位阶段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霍兰德兴趣岛这个游戏,刷新了我对兴趣价值观能不能被统一归类的认知。霍兰德代码,顾名思义以六种最有代表性的性格兴趣为基础代码,然后给每个人做兴趣定位,甚至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来进行霍兰德定位,其中,极简单的介绍来说,六个代码分别是R-动手操作,C—规则秩序,E-影响掌控,S—服务奉献,A—创新创造,|—动脑研究。
之前,我记得应该是读高中的时候,乐嘉出了一本书叫《性格色彩学》,通过四种颜色据说就能把人分类(在这一点上跟霍兰德有些相似)。后来我买了本读了一部分,当时就不屑一顾的丢在一边,不再往下读。总的来说,他在书中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模式把人分类,从而把人从整体上分为几类。目的是教人如何分辨并如果区别的恰当对待以达成更好的人际关系。但这种观点让我十分不以为然,首先,他列举的几种行为模式我觉得根本无法和性格直接挂钩,其次,通过这种简陋的方式把具有某种行为习惯的人归在某种性格上,并试图由此归纳制造一种集体人格,实在缺乏逻辑。根本没有说服力,更像是自说自话。同时,我始终笃信,人的行为如果没有养成一种有意识的习惯。那他的各种行为很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直接以这个作为分析性格的唯一标准就实在浅薄和无意义。当然,也无法被有效实践。
但是霍兰德代码却又很不一样,虽然它也像是一种归纳,不过区别在于,它更倾向是针对职业兴趣领域的一种归类,并不具体针对某一行为。而且设定出这个代码归类,我个人理解它是为了方便个人与职业之间更高的对接。比如我,经过霍兰德测试过后,我发现我自己是ESA型性格,那么,霍兰德代码通过这种归类就会为我寻找具有ESA着三种职业性格的工作种类,方便我寻找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另一方面,这种归类对于想找某类具体工作的人也有意义。比如,一个人想做一份行政人事的工作。假设行政工作的的职业代码是CSA,而他本人目前的霍兰德代码是ESA.。那么首先,如果真的打算从事这一行之前,求职者需要积累自己CA方面的性格,那么他就要在熟悉组织制度等方面提升自己。这里,建立的另一个前提就是,虽然每个人的霍兰德代码在短期内是稳定的,但也可以通过个人有意识的训练而发生变化。这样的理解,也让霍兰德代码更有实际操作性。
这样想着,在课上,我就在我的脑子里,给熟悉的朋友纷纷预估起霍兰德代码来(实际上,这个有更科学严谨的测评方法)。首先,我觉得景慧的霍兰德代码应该是SAE,熊少的是SCR(实际上他身上的C特征最明显),新科是SRA,大飞呢,应该是ERS。五个人,应该都不一样。五个人性格不一,一年来却能相处的相当不错,我觉得是我们共有的S性格发挥出来的魅力。
第二天的课程和第三天的课程一上来就紧凑了许多,这次出场的春雨老师非常专业。虽然感觉互动比前一天少了一点,但是整个课程的内容多了起来,跨过职业定位期,到达适应期,然后是发展期,接下来就是转型期,最后,还有就是每个人在人生后半部分的平衡期。这两天不少课程内容对我来说有些晦涩,对于中间工具使用的逻辑性我还没有理解到位,就被要求在现场集体演练。还有一个问题是,因为现场每个人工作的职位、能力、所处环境不同,在演练中就会有一些尴尬。比如中间一个互动关系是,咨询师来通过询问来帮助受访者解决职业适应期的问题。当时我的搭档是一位40多岁担任某企业HR总监的女士,她扮演咨询师时我们聊得就非常到位。结果角色掉换后,导师要求另一方以老板角色跟员工聊职业发展。其实这对我就有很大的难度,按照讲义中的模板我们只开始了一个开头,就进行不下去了。于我而言,一个老板在面对员工对于工作不满意的态度时可以使用的套路和资源实在少的可怜,更遑论是用现学现用的生涯规划去解决问题。实际上,后来我大概估测过这次课程所有的学员的平均年龄,我觉得应该是在33~36岁之间,创业公司创始人,HR高层,大学院校的一些管理者,咨询师,HR,在职研究生等应该是这次课程主要的学员成分。由此我也推测恐怕大家来学这个自费的应该是不多,当然我肯定算一个。哈哈,好吧。
第二天晚上,课程又安排了一场冷餐会,特意委派了两位新精英的讲师给大家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师的成长方向,和今后部分学员回去面对员工培训时会用到的一些具体培训技巧。我问了这次本就是来复训的冯老师,他说这次历次课程的特点,可去可不去。没得说,我立即把报名费转给了组长。来一次北京,能多学点东西,认识 一些朋友,怎么算都划算。晚上6点半当我走进这家街边小店的时候,不大的店面里已经坐了不少小伙伴。然后,我挑个角落坐了下来。我旁边的这个女生,我之前并没有说过话,不过想想,觉得应该主动认识下。一聊,这位杜同学,跟我还是河南老乡,她还知道我的名字 ,原来头一天时每个人有一张任务卡,上面需要填写三个同行,她在陕西西安某地产公司做地产策划,我跟她勉强也算半个同行,于是找我签过名(我脸盲症,记得这个事,完全不记得她这个人。)严格说起来,杜同学论长相也是个标准的知性美女,个人谈吐也是没得说。刚开始我问她是不是趁早党,她点点头,紧接着聊起我们各自当地的社群发展,十点读书会,吴晓波读书会,拆书帮(她说的这几个社群在郑州也是我都接触过也比较熟悉的,所以这种巧合让我也非常惊喜),可能因为她们公司也参与组织过一些社团活动,杜同学对各个社群的发展都很有独特见解,最后我们还一起吐槽了樊登读书会的运营模式,哈哈。(具体因由,不再在这里表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聊得很开心,到了最后,已经深入到探讨玩“现金流”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的对投资理财的指导意义了。而这个时候,晚上分享的嘉宾老师已经到了,我们才意犹未尽的结束。当时我就想,可惜这姑娘不在郑州发展,不然这么优质的姑娘必须介绍给熊少认识。虽然不知道她是否单身,但是绝对是个很优秀的姑娘啊。
课程到了第三天的下午,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一阵阵的累,我问同桌的冯老师和李老师,差不多都是这个感觉。这三天里,尤其是下午,我不停的喝咖啡,不给自己机会瞌睡。新精英的服务非常到位,不光从开课前的提醒,活动现场的各种准备,就连两位导师本身也非常关注学员的满意度和反馈度,最基本的细节,活动现场准备的零食,水果,茶水,咖啡每天不间断的随时供应。不论上午下午来上课,每个人的位置上都会换上一只刚刚削好的新铅笔。能看的出用心。
出于仪式感而发的证书,实际上还没有通过认证考试这次课程,从内心来看,我觉得收获满满,可以说收获感有九分(剩下一分留给保持开放性);不过吸收感,应该只有五分(限于个人阅历。希望有天回来复训);意义感应该有十分,认识了很多谦逊好学同时非常优秀的人。这对我影响很大。中间有个小细节,让我觉得生涯咨询这个领域确实必须认真对待。是这样,最早,我在付老师那里做生涯规划咨询的时候,我们关于价值观的挖掘我选了一个“安全感”,因为我在过去的几次离职中,都是明显有这方面的考虑。中间在所有选择价值观不停抉择,我连续排除几个价值观,依然紧紧留住“安全感”。付老师很敏锐,抓住这个点,问我童年时是否有过安全感缺失的经历。说实话,我确实有,而后针对这个点,他给了我一个比较明确的建议。但是,当在课堂上,导师引领我们一起研究价值观这个内容时,我发现教材上针对“安全感”的概述跟我原本理解的完全不同,它更倾向于对职业本身稳定性的解释,而我对安全感的理解,其实主要是规则是否完善和人身安全两方面。这就产生了一个美好的误会,因为那次咨询事后我经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安全感过于依赖,在有意识的行动中,提醒自己尝试放弃对安全感的依赖。实际上,现在看看,这可能也是某种程度的矫枉过正吧。
离开北京时,去见在北京工商大学读书的高中同学郭同学,恰巧她们学校离我上课的酒店距离不到三公里。她也马上毕业,听我花了几千块钱来上三天课,马上翻了白眼说上班了的人就是有钱。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说你根本不知道每月20号我爸提醒我要我把房贷打给他时我顾左右而言他的局促感。我爸在老家带一个小工程队做装修,最近几次回家他动辄就开始就教育我,问我那忽高忽低的工资究竟怎么能在郑州这座城市立足下来,说现在就算跟着他干活的一小工他开给人家的工资都比我的底薪高。这几句话丢过来,经常搞得我无话可说,只好无视。说起来,我老爸他今年四十八岁,从我有记忆起,他就没有换过行,从开始做装修到现在,少说也有20多年了,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偏偏好像也从来没有过职业倦怠。他每天早上6点多起,晚上八点多才给自己下班,平常休息的也不多。所以每次他晚上在微信各种“骚扰”我,对我进行强制“谈心”的过程中,我还不敢拿累做借口回避。而且我发现,我学的这点职业生涯规划,完全对他丁点起不到作用。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最能摧残我个人成就感的人除了我爸,别无二家。
坐了一晚火车,早上五点半到了郑州。因为订票太晚,回去的车票我只定到了硬座,一路上也没打算怎么休息,没想到刚一上火车,就遭遇邻座的邻座的两个男人因为换座差点上演练武堂,明明很小的事,其中一个骂骂咧咧,不停威胁对方,“问候”家人。到了凌晨,几乎快睡着的时候,又有一个人莫名其妙的打开手机把音量开到最大,旁若无人的看《欢乐喜剧人》。。。
我有时在想,这个社会的阶层分化,到底有没有呢。也许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有答案,但是每个人又出于各自利益或者影响的考虑,嘴上是不会轻易承认的。我记得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有一期《说精英谁是精英》里,提到
“相对于普通人,精英更相信规则、更能跟陌生人合作、更善于理解抽象概念、更愿意探索未知、更能承担风险。。”
我在想,那个凌晨三点在拥挤的硬座车厢里旁若无人看手机视频的人应该离幸福很远,因为他只能在一个规则暂时管束不到只能靠脆弱的道德约束的临时小环境里刷存在感。他能够把自己的快乐(如果有的话)建立在别人一时的不舒服上,不是因为他够强大,反而是因为他太弱小。所以只能避开规则通过忽视道德压力来证明自己。那么,道德有没有力量呢,其实一定是有的,而且适度的道德最主要目的其实是利己而非利人,所以才能在精英阶层里大家更愿意平等的跟陌生人合作。就在于它能提升效率。手机男没有规则感,但是他又知道真实世界里规则制度的强大,所以反而以为不讲道德是他摧残别人的利器。这就是底层逻辑。那他最后能不能胜出呢,结果是一定不能的。因为跳出道德约束对于资源越少的人通常都是越容易面临的选择,他在生活中将持续面临的是,跟他一样没有道德感的人。然后一起陷入一地鸡毛的生活里,在规则暂时笼罩不到的地方。
一直彼此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