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毕业那会做销售的工作,有过这种痛苦的经历:当时工作底薪是2000,如果没有业绩的话,每个月到手只有1500元,这1500要花在租房、吃饭、交通、话费,当时销售是卖课给企业家,外出拜访和电话费都是巨大的开销,而课程单价是几万元,所以很难出业绩,这工作的离职率非常高。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基本上就是靠借呗、信用卡强撑,每天除了想破脑袋出业绩,就是掰着手指头数还债的日期。一旦出了业绩,还没来得及想想怎么犒劳一下自己的辛苦,得赶紧看看哪里要急着还债,还要头痛不够还怎么办。这种“每天被催着还债”的日子,像是一种慢性的心理折磨,生活完全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到现在我还有心理阴影。
2、那时候已经开始在得到学习,但因为没钱买课,是跟几个朋友用“众筹”的方式,你买这个课,我买这个课,我们可以在群里各自学对方「分享」的课程,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我没能更早地养成写留言、多思考的习惯,更多时候是摘录一些句子,甚至是听完就算了。像《硅谷来信》第一季,当时确实因为拮据和窘迫,没有更早加入课程,没能跟着吴老师全程学下来并输出心得和学习笔记,就是我的一个遗憾。为什么会谈及写留言、做输出这件事,因为这几年在得到做这件事,能确确实实感受到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无论是生活中的朋友还是工作上的同事,很多人都说明显感受到了我的变化。如果我当时在金钱上有一定的冗余,不被借呗、信用卡牢牢捆绑住,那我可以更早开始去做这件事。
3、冗余时间是一方面,时间有限其实是每个人都得面临的刚性约束,一个是去提高做每件事的效率,另一个是把学习这件事的优先级往上提一提。很多原来以为做不了的事情,时间久了就觉得不过如此。
4、我一直也没养成写评论的习惯,现在想写评论了,反而又觉得自己学习了这么多课程,写的简单吧认为自己再应付,想写的深刻一点吧,自己的能力又不行,时常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肯定就是学艺不精吧。只记住了一些句子但没消化吸收。最后你是靠时间的积累工资长了之后才改变了一些冗余的空间吗?可是随着工资增加,自己的责任也在扩大,比如房贷或各种,是怎么接受这种落差的,其实自己一直也都是穷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