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寸感,是检验一段感情的最佳标准

分寸感,是检验一段感情的最佳标准

作者: 每天要精彩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22:50 被阅读0次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单薄了?

    底下几百条回答,每一条似乎都戳中了人际交往的要害。

    其实追根究底,所有关系走向终点,无非就是:

    一个屡屡突破底线,一个次次忍气吞声,伤了和气;一个说话让人尴尬,一个聊天只能敷衍,断了交情。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感情亦是如此,若是失了分寸,即使靠的再近,也感受不到丝毫温度。

    01

    说话有分寸,是关系的杠杆称

    莎士比亚说: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

    深以为然。影响一件事最终结果的往往是因为一句话,而决定一段关系的结局也大多时候是因为语言。

    前段时间,综艺《未知的餐桌》里,出现了尴尬的一幕。

    众人饭后坐在一起闲聊,李斯丹妮聊起了小时候的梦想。

    她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想学街舞,即使父母反对,也一直没有放弃。

    本来是一段很励志的经历,这时岳云鹏却突然说了一句话:“其实我觉得你不太适合学跳舞,因为我近距离看你的腿很粗。”

    听到这句话,李斯丹妮明显怔住了,尽管很尴尬,但她还是笑着回应:“你为什么这样说我,我很难过。”

    在之后的聊天中,岳云鹏又指着李斯丹妮的脚脖子说:“好丑啊,你那脚脖子。”

    虽然这些都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的,可是很多人看到这个片段还是感到不适。

    带着恶意和鄙夷的言语就像一把利剑,刺伤对方的同时,也给了这段关系最后的定义。

    作家卡洛琳·塔格特写道:所谓说话,就像是一场游戏。像一场非常放松的沙滩排球,当球向自己飞来时,每个人都有机会击球,当自己正好在击球的最佳位置时,就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那些说话没有分寸的人,所击中的每一个球,所贡献的每一个力量,都对自己的队友造成了成吨的伤害。

    你以为的玩笑,在别人看来是冒犯时,那就已然失了分寸;

    你以为的好心,在别人看来就是“指手画脚”时,那就已然超了尺度;

    你以为的直爽,在别人看来只是“口不择言”时,那就已然偏了航道。

    成事还是败事,靠近还是疏远,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

    说话有分寸,人和人之间的杠杆秤才能永远平衡,和睦如初。

    02

    距离有分寸,是感情的保鲜剂

    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刺猬法则”指出:

    冬季时天气寒冷,刺猬会为了取暖拥抱着入睡,但又因为彼此身上都有刺,无法靠的太近。

    最后经过数次摸索,它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会伤到对方,又能相互取暖。

    所以说,刺猬需要合适的距离来适应寒冷的天气,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距离来维持感情的保鲜。

    不久前,喜剧演员金靖在一档节目里聊起了交友标准:不愿意主动去交艺人朋友。

    当主持人问起缘由时,金靖讲了之前的一段经历。

    她说自己一直很喜欢大S,后来正好有机会一起参加节目,当时就想应该可以做朋友吧。

    于是她就编辑了很长一段信息,以此表达对大S的喜欢。

    没过一会,大S回复了一条语音:“好的,金靖,谢谢你哦,明天也要加油哦。”

    金靖听到这句话,刚开始有点不解,随后就明白了:

    也许过分热情,对别人是种困扰,然后又折磨自己。

    成年人的社交法则中,太过热情终归不是一件好事,刻意拉近的距离其实就是越界。

    作家周国平有句话说的很好: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不去干涉别人的生活,是对他人的尊重;

    不去迎合他人的喜好,是对自己的顾全;

    不去破坏距离的远近,是对感情的维持。

    就像木心先生在《素履之往》中写的那样:你问人问题,他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活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刺猬,把握好距离的分寸,亲而有间、密而有疏,才能感受到那份得来不易的温暖。

    03

    相处有分寸,是交往的试金石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里,讲了自己上小学时的故事,她所在学校的小林校长经常用特别的方式教育学生。

    有一次,小林校长告诉同学们,大家都能在校园里种一棵树。

    但每个人都只能爬上自己的树,如果要爬别人的树,必须要经过树的主人同意,还要说一声:“不好意思,打扰了。”

    校长不仅教会了学生们,做人要遵守规则,也让他们明白了:与人相处,一定要有分寸。

    曾经工作的公司里,遇见过这样一位同事。

    她经常会找人帮自己做一些完不成的工作,然后美其名曰:“好的合作伙伴就是要互帮互助。”

    本来有几位和她走的近的同事,但久而久之,都因为接受不了她的相处方式而渐行渐远。

    大家一起加班太晚时,她会主动提出要去别人家里借宿;

    下班之后有人和朋友去聚餐,客套的邀请了一下她,她就会立即应声要去。

    这样的次数多了,同事们连最基本的客套都不愿意再说出口,只怕给自己招来“麻烦”。

    甚至有人抱怨道:“因为有她在,本来开开心心下班回家,最终却像是还在工作一样难以放松。”

    古人常说,做人应有“度”,相处也是如此,失去分寸的同时,也丢掉了那份本该有的舒服。

    心理专家王梓恒曾提到一个很深刻的观点: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别人;

    别人的事,只能接受和尊重,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

    交往中若是没有了界限,那就是痛苦的根源。

    我们常说,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而两看不厌的根本便是:分寸感的存在。

    04

    人与人之间:尺度越得当,温度越适宜

    很喜欢三毛在《送你一匹马》写的一段话: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人与人之间,需要有分寸来平衡那些不可言说的界限,更应该用尺度去维持来之不易的交情。

    只有量好合适的尺度,才能获得舒适的温度

    让关系里留下一点空白,才能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有更多的色彩。

    走过半生,不再需要多么刻骨铭心的感情,只愿遇见一个有分寸的人,共同感受人间值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寸感,是检验一段感情的最佳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ny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