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预告:成都艺事·第四季“反书写实验计划第一回——出柜:对书写的幻

预告:成都艺事·第四季“反书写实验计划第一回——出柜:对书写的幻

作者: 大师有空APP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18:30 被阅读0次

    前言

    “书写”一直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文字的书写;“书写”也一直在我们的历史中,比如:绘画的书写;以“书写”作为艺术的手段和目的在中国绘画史上早见于元朝赵孟頫,而在当代更是将这一理念作为对抗西方绘画,建立中国绘画主体价值的手段,并成为主流。“书写”作为创作方式之于创作者是心物合一的体验,对于观者是绘画痕迹带来的审美冲击。

    “书写”的讨论更多是关于笔墨:指笔锋在纸上运行的墨迹(轨迹)。对墨迹的感知,几乎可以还原运动中,创作者的情绪、性格、心境以及书写经验,不同方法所产生的微妙变化,是传统审美的动人之处,这种变化也常常被称为“神来之笔”。

    在当代水墨艺术中,笔墨非但不等于零,反而成为艺术家追求、迷恋的艺术语言表达。

    “书写”的日常状态见诸于人们每一天,如:开药方的中医;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等,然他们目的不在艺术创作。艺术的“书写”是应延续日常性的共性,还是与之彻底决裂是艺术必须追问的!

    中国古代在摩崖碑石上刻字、青铜器上铸字、秦砖汉瓦上的模压文字等,都提供了书写在工具和材料上的多样性。当下艺术家在画布上的泼、洒、扫、砸、戳、滚、射等各种动词的笔法。以及工具用布、刷、刀、脚、…树技、动物等创作的书写作品都在展示书写多样性的终极可能。

    书写的根本性在于“运动轨迹”。目前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如何突破艺术创作的惯性思维,打破关于“书写”的日常认知!艺术史从来都是以创新之力推动的!以弱小的声音,决绝的创新颠覆我们习以为常的审美惯性。有一群青年艺术家以“反书写”的方式介入绘画创作,值得关注!非常期待!他们是艺术家:马锟、向征、张洋、袁野豪。

    云艺术

    展览名称:成都艺事·第四季

    “反书写实验计划第一回—出柜:对书写的幻想”

    主办单位:妙音阁·云艺术美术馆

    艺 术 家:马锟 向征 张洋 袁野豪

    对话嘉宾:张颖川 崔付利 尚辉 贺勋

    展览开幕:2017.9.9 14:30

    讨论时间:2017.9.9 15:30

    展览时间:2017.9.9---9.19

    展览地址:成都市铁像寺水街88号

    支持单位: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

    墨家工匠

    成都市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

    作品欣赏

    一、

    马锟1980年生于四川都江堰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公司”艺术小组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成都。艺术项目:2015年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七日工作坊 COMPANY“公司”艺术项目 ;中国成都COMPANY“公司”艺术项目2.0:被接受权 ;2016年-2017年黉门计划:奶奶厨房

    马锟 理想主义者的独白1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5年

    马锟 理想主义者的独白2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5年

    马锟 让我们如此骄傲纸本综合尺寸可变2016年

    二、张洋作品赏析

    右边第一个为张洋1982生于新疆毕业于四川美院中国画系

    个展:2017“张洋.路露双个展”,新达城,新加坡;2017“构.境”,红创空间,成都;2016“张洋个展--忘掉,忘掉忘掉,忘掉忘掉忘掉”,华人当代美术馆,重庆。

    2004年-2008年布面水墨系列

    《蓝调》布面水墨 50cm*60cm 2007年

    《微风没有泛起涟漪》 布面水墨材料 50cm*60cm 2007年

    2005年-2011年,水墨探索在反复寻找,他认为的"失乐园"

    《酸》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2年

    2011年至今,一直在延续做"无边有界"系列和心性顿悟作品

    《无边有界1》纸本水墨 45cm*45cm 2013年

    《无边有界》纸本水墨 100cm*100cm 2015年

    张洋目前的作品更多的是从有和无的角度出发探讨水墨的本源。整个画面看似有却是无,无中却又有。特别是印章的运用,让整个画面有了灵魂。画面中的印章并无其实际涵义,张洋把印章转换为画面的语言,突出它的重要性,让它不再是简单的篆刻符号。“章”,会意字,从音从十。音表示音乐,十表示数字的终了。故“章”字的本义是一段音乐的结束。张洋的作品里面的印章同样蕴含了音乐的元素,一个印章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不同的印章的排列组合就完成了一段音乐,同时也是另一段音乐的始。

    《无边有界13》 纸本水墨 100cm*100cm 2016

    张洋的作品有明显的褪色、疏形、简笔特征,这种特点的“水墨+”,加的是褪色的理由,即提到的“禅”和“忘掉”。剩下的就是追问当今中国社会是否提供这样的理由和动力了。“淡定”,这是今天的口头禅,原因是全社会的纠结和焦虑。“你想多了”,也是随处可闻,我也常劝学生少想。“归田”几乎是零,但农家乐比比皆是。皈依佛门的、基督教的成了都市新风,甚至执政党都要下令禁止党员皈依宗教。慢生活、慢节奏成了四处蔓延的人生口号。---王小箭

    《非无》 纸本水墨 90cm*90cm 2016年

    在张洋现在已经成熟的作品当中,印章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印章早期使用的时代是作为一种“信物”形式出现,在书画创作上应用印章较晚,隋唐五代时,除御府鉴藏题跋印章外,画幅上多无作者题名,更不用印。从宋元开始,文人画逐渐在画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水墨画上只有黑白两色或只是黑白的浓淡变化,显得略微单一,于是出现了朱文印章,这时候的印章不仅仅再是题跋适用,而是活跃画面气氛,成了画面不可缺少的部分。明清时期书画家在作品上用印更多的是考虑作品的整体效果与美感,民国时期用印已极为讲究。20世纪的重要书画家张大千,潘天寿,黄宾虹等都是眼光极高的用印高手。

    《无边有界32》 纸本水墨 100cm*100cm 2016年

    在张洋现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印章已经不仅仅作为彰显个性,平衡画面,丰富构图的作用,而是从一个附属地位成为一个画面的主角,水墨的意义是围绕印章或者说凸显印章而存在。张洋的每方印章都将自己的名字做了不同演绎。印章本身上面的文字需要用刻刀所呈现,材质是石,而围绕凸显印章的墨是水,当水绕石,水经过石的时候,整个画面才会有交融感,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与以前的传统水墨画完全不同,而是无论从画面还是材料的角度都有了碰撞。

    在当代绘画作品中,我们总是听到综合材料,实验水墨这样的词汇,是因为当绘画发展到这步,如何能在画面以外的地方进行突破是国画和油画都在思考的问题。张洋在笔法上抛弃了传统水墨中很细致的皴法等一系列技法,而是最大限度的挖掘水墨本身材料的流动性,尽可能的让材料表现自己,又将印章这种材料置于画面中重要地位,重新去定义它在画面中的位置。虽然印章与水墨这样的材料与传统水墨画无异,但是材料本身的用途和展现方式却得到了拓展,成了新的绘画语言。笔法以水行墨,刀法以力治文,将印章作为作品主体有以刀代笔的审美意趣,也是对“书写”的新解读。

    《无边有界31》 纸本水墨 100cm*100cm 2016

    绘画于张洋来说是个秘密花园,每一次的落笔、每一个墨点变化都是他所创造的独一无二的语言,就像他自己的avater(阿凡达)。喧闹中的平静,宁静中的沉思,逆境中的坚持。远望宏观的轮廓,内看自己的举止沉着,只有静下来用心去细细感受,才能推开每个人自己内心的那扇门。就像他创作中所用墨的制作过程一样:树干和木头燃烧中的一缕缕袅袅青烟,时间让它们慢慢聚集在某处,久而久之的聚合青烟也就累积了它的重量。或许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研墨之后的墨汁,以及它在宣纸上所展示的浸染效果而忘记了墨的前生。其实方寸之间的黑白距离,轻重缓急的转变,浓淡之间的相生相依都是一种秘语。这种秘语张洋用自己的画表现出来,或许你能参破,或许你也不懂,无论如何不必点破,自然而然,这样最好。

    三、袁野豪 | 墨拓水迹

    作品赏析

    四川人,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汉字艺术专业,现居成都,独立艺术家。作品曾发表《中国当代艺术2006》、《中国当代艺术2007》、《汉字艺术》、《现代艺术》等专业艺术刊物。

    妙音阁·云艺术美术馆

    开馆时间:每天 12:00——21:00

    地 址:成都市高新区铁像寺路88号(水街)

    袁野豪《尘非尘》 84cm*64cm 2017年

    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什么是表达世间情感最美妙的东西?是文字吗?是否准确足够了呢?让我们回到视觉本质,袁野豪在一次次的与宣纸、毛笔、水墨、汉字、材料等纠缠中,不断的在看似与汉字“毫无关系”的架上作品中追问自己心灵之根。

    袁野豪《霾》 102cm*60cm 2016年

    画中的图像是抽象的、模糊的,似乎很难看出来他要表现什么,作为观者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体验,去放任自己的思绪在画面里遨游,而不是一定要弄清这幅画究竟是什么含义。一副作品的构成是丰富的,袁野豪将自己的孤独、不安、梦境、诗歌、音乐、周遭的人和事都通过线条、结构、色彩表达出来,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画面。

    袁野豪《洞见》 45cm*60cm 2016年

    作品中大量的出现了线,以及看似汉字的笔画,线性语言是内在情感表达的需求,古人在没有发明书写工具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其他工具代替毛笔在大地中进行观照自然的内心艺术表达。在面对当今社会的一种焦虑不安中,仅用毛笔书写不能满足内心需求,袁野豪试图破除传统汉字书写框架下的束缚,用拓、刻、划、毛笔书写、水、墨等方式打破汉字原有的空间结构,营造新的水墨视觉。

    袁野豪《窗》 74cm*60cm 2017年

    袁野豪《太阳鸟》60cm*39cm 2017年

    袁野豪《垂草》 60cm*48cm 2017年

    袁野豪《暮鼓》 60cm*48cm 2017年

    袁野豪《尘非尘》 84cm*60cm 2017年

    袁野豪坚持用水墨作为绘画媒介,利用了水墨的本质,扬弃了传统水墨画中的创作方法,实验新的表现方式,不断追问其表达的可能性;同时,他的水墨作品在“书写”与“反书写”之间、水墨浸润与干涩拓片之间构建了青春不羁的灵动空间,形成了传统与当代的文思碰撞之地,绘画作品落到此处令人惊喜回味……书写基于艺术家不同的阅历、性情、笔墨而形成艺术的丰富性,“反书写”既是反叛又是返回,既是对传统书写的反叛,又是对绘画原始性的回归。在水墨反书写的创作之路上,袁野豪是一位提斧勇士。

    四、向征 | 刻刀行者

    作品赏析

    1983年生于成都,200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成立“偏执艺术小组”,2015年成立“Company”艺术团体现工作生活于成都。

    向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之二 尺寸可变 2011年

    向征《关系到位-2010NO.11》40cm*30cm 2010年

    向征的作品给人一种执着的感觉,用刻刀代替了画笔,恪守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游戏”规则,强迫症式的重叠曲线去组织画面图像,排除了一切可能影响他的外界因素,这样的创作过程其实像是戒律一样严谨,刻刀走向稍变都可能会影响画面。

    向征《今天你被艺术搞了吗》尺寸可变 2011年

    向征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很好的解决了“光”的问题。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好的画师可以让画面呈现明暗不同的对比,但是没办法让光进入到画面里面,无法让画面借助光源本身共同完成。当他开始想如何让作品更有层次感的时候,他找到了“光”这种元素,怎么才能恰好的将自然界捉摸不定的光加入进作品,他尝试开始从“光”这一物理属性发散,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透,所以怎样解决画面透的关系的时候,自然而然便有了今天习惯的工作思维方式,简单的一把刻刀,从传统民间剪纸中找到切入点和手法,慢慢一刀一刀在白纸等媒介上“画”,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有穿透的、有连绵的、有凹凸的等等...

    向征《关系到位-2009NO.23》 40cm*30cm 2009年

    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仅仅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形象,它们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能指是可以为我们所见的外部明显特征,可以为人所感知的部分;所指就是能指所表达的意义。虽然这个概念是在语言符号系统中,但是我认为用于解答向征的一些作品十分合适。

    向征的一部分作品从汉字的语义出发进行创作。中国汉字的词义非常丰富,简单的词汇,不同的语境带给人们的意义就会有所不同,《今天你被艺术搞了么》、《东京热》、《有关部门》等文字作品就由此而来。当我们看到作品和名称的时候,文字会引导我们牵引出作品本身之外的东西,而这些才是作品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向征《嗨.宝贝我爱你》 尺寸可变 2011年

    向征《几个贪与几个贫》 12cm*12cm*9cm 2017年

    向征对待艺术的虔诚和执着让人想到修行的行者,从创作态度,画面效果,材料手法出发,探索出有无意义,光的运用,能指与所指等背后深意。行者的意义就是一直在路上,向征的路上与刻刀为伴,越走越远。

    本次展览妙音阁·云艺术将在大师有空APP进行全程直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预告:成都艺事·第四季“反书写实验计划第一回——出柜:对书写的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pv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