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找对象,你自己说了算吗? | 父母是怎么影响子女择偶的

找对象,你自己说了算吗? | 父母是怎么影响子女择偶的

作者: b5b338574587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23:33 被阅读0次

    择偶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婚姻家庭的中心地位,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选择行为,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同时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影响的环节,特别是择偶标准,它总能率先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

    对于家庭来说,择偶是家庭子代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父代希望子代独立门户,另一方面,子代也有择偶的必然需要。正常理想化的择偶过程是男女双方各自以自愿为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情感联系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互吸引而维持的一种亲密关系,从而顺利进入婚姻阶段的自然过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变迁等因素,导致家庭内部代际差异过大,子代和父代对于择偶意义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代际之间对择偶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和差距,致使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冲突不断,亦或出现不婚族,“剩男”“剩女”和恐婚族,逼婚等现象。

    我们以为自己在选择结婚对象,其实,我们的父母亲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择偶观。父母虽然也会考虑未来女婿、儿媳在外貌和基因上的优势,但他们更看重子女未来配偶的家庭背景优势以及宗教信仰上的一致性(Apostolou, 2015; Buunk, Park, & Dubbs, 2008)。除此之外,我们的父母对未来儿媳和女婿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偏好,比如,父母对未来儿媳的外貌吸引力和家务能力的要求更高,对未来女婿的经济实力的要求更高。而且,就算是我们的父母彼此之间,也会有不同的偏好,比如说,我们的母亲通常更为关注子女的未来伴侣是否拥有好性格、是否关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给孩子提供支持和保护;而父亲通常更关注对方是否具有能保障自身获益的特质,如提供资源、财富等。

    父母为什么这么关注子女的择偶?


    文化来源


    传统社会中父代抚养和教育子代具有时间上的终身制特点,家庭代际关系的发展方式不是单线接力模式,而是循环反馈模式,父代养育子代,等父代进入老年期,子代开始赡养父代,但同时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并且可以跨代继替。也就是说子代如果早逝,孙代就可代劳。这种模式稳定了家庭内部和谐的发展关系,同时也确立了年长者在家庭地位的权威性。同时,中国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呈现出层层叠加的特点,代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范围模糊,家庭内部不强调子代独立门户,而是重视整个大家族的扩张和新的婚姻缔结的延展,所以,子代择偶行为受到父代的普遍关注在文化上是有传统习惯和历史来源的。

    社会的变化


    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进程,城市化建设不要求过多的人口束缚在农业上,再加之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一家一个孩,这导致大家族必然逐步呈小型化分布,4—2—1 或 2—1 家庭人口模式大量出现,在数量上子代急剧减少,于是当子代择偶时,父代往往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和较为强烈的干预期望。

    “过来人”的经验



    从代际之间的生命历程上看,父代必然先经历过择偶过程,再加之父代在人生阅历上已经有所经验判断和人生体会,因此当子代面临择偶时,父代更可能把经验嵌入到子代择偶过程中来,从而想进一步增强子代以后的婚姻生活质量和减少婚变的其他风险。于是乎,当子代在择偶初期时,父代一般情况下会急于想先了解择偶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而自己首先判断一下其是否符合父代标准的理想伴侣,从而在经验判断上给予子代必要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理性选择。

    儿媳VS女婿,哪个标准更高?


    父母对于儿媳和女婿的要求,不尽相同,研究者在分析了偏好特质的基础上,如宽宏大量、身材好、喜欢逗乐、国籍问题等等,结果发现,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的重视程度没有什么显著差异,只是在身材是否高大上,对女婿的要求更高。在对未来女婿和未来儿媳的特质偏好上, 父母明显对未来女婿的要求更为苛刻。

    Triver (1972)的亲代投资理论认为,由于女性在养育后代中的过多投入, 她们在择偶中会更加挑剔。作为女性的父母, 也会对未来女婿的标准更高, 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女儿以及后代的生存质量。当然, 此结果也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近 30 年来居高不下的性别比, 男性人口数量远远多于女性。另外,对于未来女婿的幽默感的要求更高。

    男生的父母对于未来儿媳的标准也存在差异,父亲比母亲更为在意未来儿媳的外貌优势。对于女生父母来说,母亲比父亲更在意未来女婿是不是拥有好性格啊,品质是否良好,以及是否具有一些好资源,总体来说,同父亲相比,母亲更为挑剔。进化观点认为, 在对子女的血缘确定性上,母亲可以确信孩子是自己的后代, 而父亲则存在疑虑。因此, 母亲会比父亲更关心子女及其后代的福利, 更为重视子女未来配偶在“为人稳重”、“关爱他人”、“情绪稳定”等特质上的表现。

    母亲比母亲总体上比女儿更在意对方的“好资源”、“好父亲”特质以及在信仰上的相似性, 女儿比母亲更在意对方的“好基因”和“好性格”。母亲比儿子更在意未来儿媳的“好品质”、“好资源”、“好母亲”、“好配偶”特质, 以及是否拥有相同的宗教、国籍和政治观点, 儿子比母亲更在意对方的“好性格”特质。

    父亲比女儿更重视未来女婿是否有相似的宗教、国籍和政治背景, 是否能成为“好父亲”。

    女儿比父亲更重视未来配偶的“好基因”和“好性格”特质。父亲比儿子更加重视未来儿媳是否具有“好品质”, “好资源”, 相似的国籍宗教信仰背景以及能否成为一个“好母亲”、“好配偶”。儿子比父亲更为在意未来配偶的“好性格”。

    独生子女更看重父母意见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结成伴侣的概率更大。学者在对独生子女的择偶观念和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更加强化了门当户对风俗,同质相吸现象很明显。独生与非独生在择偶观念和行为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独生子女从的理想恋爱年龄要早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在择偶时也更加看重父母的意见。当然,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子女的结婚费用中,独生子女的父母确实给予了更多的支持,无论这种支持是出于子女的要求还是父母的自愿。

    门当户对更稳定


    门当户对的婚姻实质是一种阶层内婚姻,人们在缔结婚姻的前期阶段亦即择偶阶段仍然遵循门当户对的择偶原则。门当户对择偶观实质上是在同一阶层内婚姻男女双方各自对已抱有的社会资源进行交换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尽管人们对门当户对择偶观存有或褒或贬的看法,但是,门当户对具有稳定婚姻的机制作用有目共睹。因此,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不难看出个体择偶是个体在婚姻市场上进行博弈的“理性人”行为,门当户对择偶观有其合理性。

    家庭的门当户对


    当今社会存在的“门当户对”观,体现在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在收入、职业、教育等变量日益成为人们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指标之后,当代“门当户对”观所表现的就是在这些指标下划分出的同一阶层内择偶。这种“门当户对”择偶观可以说是传统社会的变种,仍在强调着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二是强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志趣爱好等相似的思想意识层面的“门当户对”,或者称为文化上的“门当户对”。我们清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气质修养多半不以政治地位或经济条件为转移,而主要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中、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这是一种文化资源的代际传递。

    家庭的经济或政治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并反映着这个人的文化修养。大多数人在要求对方家庭的经济、政治地位和自己家庭背景相当,实质上是在寻求着双方文化上的“门当户对”,换句话说在选择配偶时,如今更多的人倾向于同经济条件相似、社会阶层相同、相近的人联姻,其实是在追求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和一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文化上的门当户对


    人们在日常交往时,一般会与自己志趣爱好相近的人比较谈得来,与自己价值观相差很远的人讲话会感觉“话不投机半句多”,当然择偶也不例外,你自然会倾向与你谈得来的人滋生出爱情、培养出感情。有学者曾做过解释:“当人们具有或他们认为自己具有类似的价值取向时,个人间的吸引会发挥促进作用。"价值相似产生有益的互动和最小程度的紧张,使人们在空间和心理上聚合在一起,因此婚姻总是发生在有类似价值的人中间。

    个人来说,“门当户对”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类似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使夫妻双方有一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志趣爱好,这样他们享受着类似的生活,夫妻两人就会有很多的共同话题,比较容易沟通,同时在思想上就会有共鸣之处,这样不仅容易解决一些冲突而且双方还会产生愉悦感,增进彼此的感情,使两人对自己的婚姻也更有幸福感和认同感。反之,两人在婚后缺乏共同语言,难以沟通,相互的感情越来越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令人郁闷烦躁,对双方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而且,对于家庭来说,门当户对有利于促进家庭的稳定,和谐家庭的成员一定是相互信任、相互融洽、相互理解、遇事多沟通的,如果双方文化上是“门当户对”的,这就无疑是实现这些的前提。

    恋爱的人们也许会崇尚“爱情至上”的原则,但择偶不同,它以婚姻为唯一目的,而婚姻又是一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在实际寻求结婚伴侣时要考虑一些非爱情因素,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应该成为人们在婚姻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门当户对”不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封建落后”。

    References:

    Apostolou, M. (2007). Elements of parental choice: The evolution of parental preferences in relation to in-law selectio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5(1), 70−83.

    Bridgman, R. P. (1933).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hildhood Education, 9(7), 364−368.

    郝玉章. (2011). 独生子女结婚成家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和影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5), 15−20.]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对象,你自己说了算吗? | 父母是怎么影响子女择偶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qe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