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I:拆书家引导促进
无论是书面的公文写作,还是口头的语言沟通,其实都是信息的传递。那么,什么才是信息呢? 由主语和谓语关系而形成的句子,就是信息。信息是构成文案的零件。好的文案,就像我们在组装一辆自行车,各种大小不同的形状,材料和零件要匹配。
记述信息:不含好坏判断的信息,是事物的描述。如:他到公司打卡是上午9:10。
评价信息:包含好坏判断的信息,是评价和判断。如:他又迟到了。
规范信息:表示事物应有的状态,或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如: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培训师。或者在企业生产中,常会说:这个产品的标准尺寸应该是?合格率应该是100%,都是规范信息。
A1:回忆反思
了解上司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沟通方式。结合三种信息类别,以写报告开场内容为例:
财务出身的上司,喜欢细致的记述信息。
销售出身的上司,喜欢干脆的评价信息。
行政出身的上司,喜欢明确的规范信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用错信息,会是什么结果:财务出身的上司,看到报告上只有评价信息:要如何去做?一定会问:“发生了什么事?”销售出身的上司,看到报告上的规范信息:要如何去做。可能会说:“管你怎么做,达成业绩是关键”行政出身的上司,看到报告上的记述信息:某年某月,某人做了什么事情?可能会说:“他违反了公司规章的哪一条?!”其实,这样的闹剧,每天都在还上演着。
A2:未来应用
案例2
I:拆书家引导促进
为什么文案难懂?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的表达很清晰,内容也非常翔实,领导或客户却看不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信息种类模糊
上一篇博文,我们分享了三种信息(记述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信息)误用的种种闹剧。这就需要我们以终为始来思考问题:这个文案是给谁看的?对方希望得到哪方面的信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准备哪些辅助信息? 例如:如果我要提供一份给客户的培训方案,客户希望我提供如何去做的信息,也就是规范信息。那么,我就需要通过培训需求的诊断和调研,了解客户问题的记述性信息,进行评价后,最终给出规范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三类信息我都运用了,但重点在于最终的输出:规范信息。如果我只是停留在对客户问题给出的评价信息,客户可能会说:“我不想让你告诉我们做得好还是不好!我们需要你告诉我们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2、信息之间不通顺
信息是由主语和谓语关系而形成的句子,是构成文案的零件。就像我们要组装一辆自行车,就需要具备自行车的各种零件。同时,有了这些零件,就一定能够成功组装成一辆自行车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每个零件之间,还需要各种紧固件(如:螺钉、螺帽等)来连接。找到了正确的零件,却用错了紧固件,依然无法成功组装一辆自行车。我们要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就像是组装自行车。各种信息是所需的零件,而各种紧固件,则是连接各信息的连接词,表达了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2、连接词
连接词,就像我们组装自行车时用的紧固件,如果使用错误,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发生。
1) 模糊的连接词
模糊的连接词,无法明了地连接多个信息,从而成为阻碍正确信息传达的最主要因素。
2) 错误的连接词
错误的连接词 ,会不但无法清晰表达上下文的联系,还会导致逻辑混乱,导致理解困难和困难。
A1:回忆反思
1.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例如:换位思考,但在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当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更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2.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说换位思考,因为在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通常情况下,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更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3.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换位思考,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当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一般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用错了连接词或句子,虽然写起来轻松,自己也觉得重点都写到了,却让人读不下去,或者让读者根本不知所云。因此,我们说:连接词是文章“通顺”的灵魂。因为“通顺”就是指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文章是否通顺,全在于是否能够将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明了地传达给对方。让读者去才猜内容,只会适得其反。
A2:未来应用
案例3
I:拆书家引导促进
金字塔结构:逻辑思考的核心技巧
商务文案必须结构完整,而金字塔结构,是帮助我们进行逻辑思考的核心技能。
金字塔结构,是依照层级来配置主题或信息的图表。在金字塔结构中,包括最上层的主要信息(如:最终建议)、中间的关键信息(如:每章节信息)和最底层的次要信息(如:构成章的分段信息)。
在逻辑表现力中,我们必须在基本逻辑的主张之下,有根有据、条理分明地铺陈出确实的叙述。金字塔结构就是这个基本形式的扩大版,你的主要内容就是主要信息,根据就是关键信息。
两种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在结构上可分为“并列型”和“直列型”。其中:
并列型的结构,就是下层信息各自独立,并且支撑上层信息。在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下层信息都和上层信息有直接关系,同时上下层信息的纵向关系较强,而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弱。
直列型的特点正好相反: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强。在这种结构中,下层信息之间有强烈的序列关系,但只有最后面(通常为最后侧)的下层信息支撑着上层信息。
A1:回忆反思
1.理由法,是把下层信息定位为上层信息的理由。 例如:A公司的项目流程非常完善。
采取由上而下法,就可以有以下几个关键信息,作为支撑主要信息的理由:
“A公司在项目管理的策划阶段非常完善”
“A公司在项目管理的执行阶段非常完善”
“A公司在项目管理的检查阶段非常完善”
“A公司在项目管理的改善阶段非常完善”
这个例子背后的逻辑是:项目管理的评价条目,是由策划、执行、检查、改善四个阶段构成的。
2、详述法
详述法跟摘要法正好相反,必须要详细说明。摘要法的核心是抽象化,详述法的核心是具体化。
详述法有两个目的:
1)详述主张的理由,例如:基于什么理由,认为什么事情不能做?
2)详述应该采取的做法。例如:如何实施某项策略?
A2:未来应用
案例4
I:拆书家引导促进
商业写作,别把解释的责任丢给读者。尽量少用“……化”,“……性”,“……力”等词,因为这些词会让人有这样感觉:你讲的太空泛了,没有具体地向对方传达该如何行动,说了正确的废话。比如,“强化自身素质” 、“提高团队执行力”。与此相比,具体表现可以惊心,可以动情。比如,抽象的是,“小小同学在体育课中受伤了”。相信看了这句话不会有太多的想法。换成这么一种说法呢?“炎炎盛夏,操场的地面有很多石子,碎块。每个同学都满身尘埃,全身大汗地练习叠罗汉,当叠到第五层时,在最下面一层支撑的小小,右肩突然发出“咔嚓”一声闷响,骨折了。叠在小小同学的学生随着惨叫声,一一落下来。被救出的小小同学,肩膀被断裂的锁骨刺穿皮肤,骨头凄惨地露在外面。”我相信描述到这地步,你应该可以感觉到小小同学的疼痛吧。
A1:回忆反思
之前自己在工作中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跟别人沟通时,会老说一些正确的废话,以致于工作的推进进度缓慢。
A2:未来应用
1.在沟通中,尽量控制自己说抽象的词,多描述事件的具体表现,让听众可以感受到你想传达的意境。在下次工作沟通中进行尝试,并且在事后做好跟踪记录,以确定沟通效率是否得到了提升,工作是否得到了目标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