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将挫折集成系列,以表一意孤行之志。
又一次不顺,但这次并没有觉得这辈子又要完了,反倒大有开阔之感。
一直以为给出版社投稿和给杂志社投稿一样,其实完全不同。杂志相当于一本书,主编觉得你的内容可以添进书里,就添了,书怎么卖完全不用你操心。
但自己想出一本书就复杂多了。
只要编辑点头就好了吗?完全不是。首先得考虑书稿的内容是否契合出版社的选题方向。你拉一只猪去鸭脖店卖,人家能买吗?编辑不过是个卤味师傅,卤什么他能说了算吗?甚至老板说了都不算,最终得店里的销路说了算。如果销路在医学界,那么时尚类的书稿就会被婉拒了。
而选题和目标群体的定位是非常精准的。比如这次的华东师大社,他们出的书——尤其是“大夏系列”,基本只是给教师学习的教育理论。我写的东西,虽然一开始的定位是“教育产品”,但毕竟缺少策划经验,最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纯文学。
不过我得到了很多耐心的建议,例如修改一个市场化的书名,还可以添加一些干货版块,包括每首诗相关的背景资料、诗人生平、小词典什么的。因为我的目标客户不是孩子,而是孩子家长,得让他们买的时候感到“量大划算”。
所以我往后的思路就调整了,要从“好故事”转变为“好商品”。余华当年被编辑告知文章结尾不够光明……余华说:“只要你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都可以光明!”
小溪说:“要不要来杯杨枝甘露。”
“那这杯for what?”
“算有重大突破吧。”
“对的!”
就这样,通过巧立名目,我又喝到一杯杨枝甘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