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自己家里的地被征用了,她就自己去偏远点的地方开荒种些自家能吃的蔬菜。
今年婆婆又种了很多玉米,但是今年雨水太少,导致玉米粒都不饱满,或者就是有些玉米长的太老了,根本不适合早上煮着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935/3d4a46b3852fab3a.jpeg)
晚上我跟老公一起给婆婆剥玉米外壳,我老公和婆婆就开始了口舌拉锯战。
我老公说:“这玉米太老了”。
婆婆说:“这玉米不老,就是今年天气太干,水没给够”。
老公说:“你这玉米应该早点摘,你看这用手掐玉米粒都不爆浆。”
婆婆说:“摘早了都没长满玉米粒”。
老公说:“你看着玉米嫩老,难怪卖不出去。”
婆婆说:“卖不出去算了,卖不出去就自己吃,每家分点都完了”。
老公说:“这嫩老,咋吃,太老了煮着吃都是渣渣。”
........
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但是说话的方式有对错。
婆婆迟迟不把玉米摘回家,是希望玉米能多长点,长的饱满些。老公一直抱怨玉米老了,是因为老公想着玉米早上煮着吃,煮着吃的玉米一定要嫩一点才好吃。老年人在晚年不能再出去上班了,只能种地发挥“预热”,让子女觉得他们还是有用的,这种心情我们子女要理解。
老公一直在埋怨玉米太老了,老人听着心里肯定不舒服。
有些事情没必要非要争个对错。在种地的过程中婆婆体会到了快乐,当子女吃着她种的菜,她有了成就感,这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