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食话:不要让食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食话:不要让食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作者: 沙栗 | 来源:发表于2016-12-19 23:06 被阅读209次

    我小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过一个笑话,说以前知青下乡,看见地里种着成片的小麦,绿油油的麦苗被知青认为是韭菜,于是割了准备下锅炒。知青没见过韭菜长在地里的模样。并且讲真,刚长出的麦苗跟刚长出的韭菜真的非常像。

    哥哥家的小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某天老师在班上展示了一些蔬菜的图片,让孩子们指认出这些蔬菜的名字。小雨回来说,班上大多数的同学都说不出来;有些同学能够说出部分蔬菜的名字;而能够全部说对的同学只有几个,小雨是那几个里其中一个,小家伙因此而异常高兴。
    我和哥哥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在我妈的指导下我和哥哥不仅摘菜洗菜,给菜地浇水施肥也是常有的事。后来离开了农村,但我妈却保留了爱种菜的习惯。
    由于老爸工作的原因,我们搬家多次,每到一处,但凡能有空地我妈都会挖出一小块,种点青菜、蒜苗、白菜、南瓜啥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中国家长在耶鲁大学种菜的新闻,与之相比我妈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家在哪菜就种到哪。
    小雨出生的时候,老爸退休了,在单位家属区里分了房彻底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小雨也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爸妈和我们家属区退休的叔叔阿姨们很快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农耕”生活。小区里空地多,老头老太们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在种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我妈去楼下菜园子干活,小雨就跟着去地里捉叫鸡子(蛐蛐)和花姑娘(七星瓢虫)。所以小雨能够认识蔬菜并准确说出名字就不足为怪了。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看到的蔬菜是在菜市场、超市里,而蔬菜们生长在地里的模样他们可能没有看到过。其实知青分不清小麦和韭菜、小雨的同学叫不出蔬菜的名字,这其实并没有多少可笑,也没有必要为此担忧。
    而我们真正应该担忧的是,我们的生活离食物越来越远。

    人类永远离不开餐桌上的食物。社会的发展使得行业细分,工业化和专业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离餐桌上的食物的源头越来越远。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最近读麻教授的《论吃货的道德修养:人人都是厨师》开篇提到,一个词叫“食物距离”(food miles),是一个用来测量食物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距离的概念。
    麻教授在这本书里说,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快捷的物流运输使得食物距离不断增加,我们在吃到以前根本吃不到的东西的同时,又不断与食物的加工与生产拉开了距离。比如在国内我们能吃到来自日本的鱼料理、能喝到古巴的咖啡、德国的火腿......但是,“我们压根不知道食材从哪里生产出来、如何生产出来、在什么样的环境被生产出来,又是如何被制作加工为摆上餐桌的食物的”。

    食物的距离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隐患,我们无法得知食材在被制作加工以及贸易运输的过程当中是否被污染,添加了何种添加剂。

    所以基于这种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对于食物安全性的担心,我越发欣赏我们家属区里退休的老头老太自己种菜的这种生活方式与状态。

    在四川,打麻将蔚然成风。小赌怡情,所以麻将馆、棋牌室多如牛毛。在其他小区里老人家们天天泡茶馆搓麻将,而我们家属区却是种菜的风气甚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很多叔叔阿姨乐此不疲的在自家菜园里汗流夹背的除草、施肥、打尖。
    原本就是来自农村,所以我喜欢这种特别生活的场景。回家看望爸妈,我也很喜欢陪我妈去菜地,帮她松土、捉虫。小区里的化粪池里都是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完全绿色无公害,吃起来也格外的鲜嫩可口。自己家吃不完的给邻居们送点,我家没种的品种也可以去邻居地里采摘。你来我住既能吃了最环保的有机蔬菜又增进了邻里感情。有些邻居种的太多,实在吃不了的,甚至还会拿到小区不远的菜市场去出售。

    我们家属区的农产品种植是自发形成的,而国外其实也有政府倡导类似这样的做法。麻教授同时也提到,在“瑞士的社区有一种支持农业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自己社区的农民购买农产品,然后自己在家里制作食物,并同邻居朋友分享。”

    看来我爸妈和小区里的老头老太们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还是非常时尚的呢。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吃着新鲜、绿色的蔬菜,食物就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真的感觉像我爸妈这样热衷这些自己种菜的大爷大妈们太有爱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话:不要让食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vl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