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 (F. Muell.) H. Wendl. et Drude
别名:亚历山大椰子
生活型:棕榈科常绿乔木
主要特征:高达10-25米,茎粗约15厘米,圆柱状,基部略膨大。叶羽状全裂,生于茎顶,长2-3米,羽片呈2列排列,线状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或有缺刻,叶面绿色,叶背面被灰白色鳞秕状物,中脉明显;叶轴和叶柄厚而宽,无毛或稍被鳞秕;叶鞘绿色,膨大而包茎,形成明显的冠茎。花序生于叶鞘下,呈圆锥花序式,下垂,长30-40厘米,多分枝,花序轴略具棱和弯曲,具2个鞘状佛焰苞,长45厘米;花雌雄同株,白色;雄花萼片3,三角状圆形,长约3毫米;花瓣3,斜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雄蕊通常9-10;雌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圆形,长3-4毫米。果实卵球形,红色,长12-14毫米。种子卵球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7毫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花期4月,果期4-7月。
生长习性:喜光,喜高温多湿气候,不耐寒。喜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根系很浅,吸水能力较差,极不耐旱,也怕水涝。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若相对湿度低于75%,叶面就会呈干燥状态而失去光泽,因而需经常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才能保持叶面翠绿,叶形完好。
适应地区:原产澳大利亚东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园林单位有栽培。
园林应用:常植于庭园或作行道树。幼株可大盆栽植,供展厅、会议室、主会场等处陈列。叶片可剪下作花篮围圈,幼龄期叶片,可剪作切花配叶。
——摘自《中国植物志》
群植于公园绿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