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用的认知,包含着两种核心的原素:一是,知道某种事物的源头是什么;二是,知道这个事物的终点是什么。
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知道事情的缘起与归途;知道真正的“因”与“果”。其余的东西,不过只是来龙去脉的表象,不过是缘起与归途衍生出来的各种形式,以及因与果之间的各种联系。
唯这样的认知,能带给人通透。
----【书朋捡话】
阅读需要每天坚持,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1830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美国生活中的同化:种族、宗教和族源的角色》
作者:
[美] 米尔顿•M. 戈登
社会学家,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社会学荣誉教授,代表作有《美国生活中的同化》(1964)、《人性、阶级和族群性》(Human Nature, Class, and Ethnicity,1978)、《社会学纵览》(The Scope of Sociology,1988)等,于2002年获得由美国社会学协会国际移民分会颁发、作为该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杰出职业生涯奖”。
本书内容的简单介绍:
《美国生活中的同化》是著名社会学家米尔顿•M. 戈登的代表作,该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分析族群同化的变量体系,既有历史学的纵深视野,也有社会学的广泛考察,堪称种族和族群问题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当下的种族和民族问题研究有着较好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这是首部对美国少数族群的同化进程展开全面研究的社会学专著。全书从美国社会的整体视角出发,将各族群及群际关系置于文化、政治、经济等不同维度组成的综合体系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开创性地提出了理解和分析族群同化的变量体系,条分缕析地对“盎格鲁一致性”、“熔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族群同化理论进行了概括与评论。这本族群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当下的种族与民族问题研究有着较好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已阅书友的书评比简介更精彩,
一起看书评:
①
了解美国文化和族群现状,以及为什么的好书之一。需要耐心的看,看上去难读,实则不然
②
学到了个新术语-结构多元主义,在作者看来,结构多元主义比文化多元主义更能准确地解释美国社会中的问题;为啥犹太人不管到了哪里都能迅速崛起,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啊~译得挺不错的,不过译文中都是在说“族群”,不知道为啥把标题的national origins翻译成“族源”?
③
民族社会学主要参考教材,马戎老师2013年翻译。他和戈登都是非常理想主义的学者。本书提出一种期望,知识分子形成一类亚社会以改造多族群国家-社会的融合目标。很遗憾,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非西方,这样的愿景都未能在知识分子身上完全实现。但是,戈登提出的社会目标和理想是非常大胆和充满想象力的,值得读者通过文字了解他的一腔热忱。“我是一个XX人”……还有,“我是一个人”!也许这是人类一致的愿望。
④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属于中国的某一个特定的民族群体(national group),他就还没有成为一个中国人。
⑤
非常严谨的学术著作,既有对过去的梳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不过似乎作者担心的正在发生,不止美国,世界都在走向分离。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书评,
仅供参考。
每本书都有祂专属的信徒,
通过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经对这本书好奇、感兴趣了,
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5447-5048-6
【中图法分类号】C956
【主题词】民族同化-研究-美国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