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土澳生活印象
土澳见闻行事45 | 孩子这颗种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提供的优质土壤

土澳见闻行事45 | 孩子这颗种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提供的优质土壤

作者: 芳菲漫笔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11:55 被阅读0次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有人说,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画出什么图画要靠父母的画笔来涂鸦绘画。

可是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认知神经学中心掌门人、《时代杂志》评选出世界最有影响的人、《前景》杂志评选出的最伟大思想家、世界语言学家……

他就是Steven Pinker,他认为:

“孩子才不是一张白纸!你们忽视了他们天生的品质和性格!”

他在自己的著作《The Blank State》白板一书中写道:孩子出生就有自己的天性。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人天生携带着演化留给我们的倾向,甚至男女天生也有所区別。

其实孩子的智商受基因影响巨大,甚至这种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

相较于白纸的说法,我们更应该把孩子称之为种子。父母只需要把这盆新生种子放在阳光下,浇浇水,偶尔修剪一下枝丫,给种子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足矣。

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并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适合他天性成长的优质环境,毕竟如果是水生植物的种子被埋在田里,即便土壤再肥沃、施再贵的肥,对种子说“我是为了你好”,真的没有用,也不需要!

“强扭的瓜不甜”,所以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把孩子当一个有天性的人”,最重要的是“懂孩子”。

拿俺家大孙子来说,从小就喜欢听故事、看儿童书,到了喜欢听和看的部分,可谓是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那样子很可爱,是一个爱读书的娃。

所以,妈妈为娃用心搜罗和购置了多种题材,中英文的著名儿童书籍。

包括《儿童世界认知大百科》,《Questions s and Answers》各个分册,《揭密运动》,《揭密垃圾》,《揭密机械》,还有高质量的实物拍摄认知卡片,等等,可以说,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啦。

两岁娃的三个书架上,已摆满百余册书籍,从一两岁直至到十来岁年纪的少儿读书,满目皆是。

每到晚上的亲子时光,爸爸或妈妈就会给娃讲起来,娃也从书本世界里认识了很多新鲜的人、动物和物品,开阔了视野。

当然,父母周末也经常带娃走出去,见识真实的世界,让书本与现实相连接,形成更强烈和深刻的印象,扩展认知,应用所学知识。

因此,要做个好家长,就是要懂得孩子是哪一类种子,多提供良好的环境,备足种子成长的养料,他自然而然就会慢慢茁壮成长。

不急不躁,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愿宝宝健康快乐、身心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

  • 《关爱孩子,首先要关爱自己》郑校长直播有感

    孩子就像是一颗种子,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土壤,水份…… 今天郑校长的直播就像是在给这颗小种子成长的“土壤”松了松土...

  • 论家风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那么一个家庭的风气,就是这颗种子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土壤里是否含有充足的养...

  • 绘本故事《安的种子》 种子发芽,离不开是和种子发芽的土壤、水分、养料、阳光、空气、合适的时间、以及小伙伴。孩子成长...

  • 播种幸福(二)

    种种子需要选择好的土壤,种子才能茁壮成长。对于经验丰富的农民来说,会为植物种子选择优质的土壤。 如果是想种钱的种子...

  • 孩子之于我们

    父母抚育孩子就像种一棵小树苗。 父母的关系是土壤。父母关系和平友善则提供优质的养分。 而外界环境来说,有的孩子生活...

  • 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家庭环境好比土壤,孩子是种子,种子长成什么样很大程度取决于土壤提供了什么养料。家庭环境营造者最主要来自于父母...

  • 家庭教育核心竟然是这个?

    花开的绚丽多彩,离不开种子,种子发芽离不开土壤水阳光等综合需求。 我看到多数家长尤甚逃避自我成长,不敢直视自己,过...

  • 闫贵忠教育思想选(82---84)

    原创: 志正书院 闫贵忠 其一: 每个孩子是颗饱含生命灵性的种子,家庭就是这颗种子的第一片土壤。 ...

  • 新生代父母如何以身作则?

    父母爱读书,在孩子的心里播下阅读的种子。 当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日渐成长,就会发展成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

  • 我觉得007是这个

    精神土壤 007就像一片肥沃的精神土壤,等待着我们这些种子扎根于此,然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慢慢的这片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澳见闻行事45 | 孩子这颗种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提供的优质土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y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