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几天在看梁晓声的《人世间》。今天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听到了电视剧 《人世间》的主题曲,曲中唱的: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爱人在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这首歌不论是原唱雷佳还是昨晚中秋晚会上的宋佳和辛柏青,都透过旋律把这丝丝的对人生的体味唱进了听者的心里。
正如我刚看过的章节中,周志刚在贵阳当工人的时候,背着一个篓子,装上了白面和腊肉,抱着那只小狗去看女儿。他很担心女儿对他有意见,不肯见。可是,当两人真的见面了,却发现,原来所有的埋怨都化作了对对方的思念,埋怨不值一提,心中满满的,只有几年未见后再见面的欣喜了。
虽然,之前在电视剧播放的时候,有很多评论都在说周蓉如何自私,就为了寻找自己的爱人,不顾一切地离开妈妈。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知道家里必须再出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时,她走出去,留下弟弟在家照顾妈妈,又何尝不需要勇气呢。
书中,语言平淡却句句真实。甚至在写周秉昆和几个弟兄的群像的时候,也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一群小伙子身边,看着他们讨论,看着他们打赌,看着他们大快朵颐,大口喝酒。而我在看到周大娘在为春燕和德宝的婚事去春燕家做媒时的一番说辞后,发现,原来这一家子真真的都是能人啊。别再说周大娘不识字,还得等着小儿子在家才能听到大儿子和闺女的来信。她的智慧是不需要文化来表现的。
再说说电视剧中的这首歌,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听到这里,我眼前浮现的,其实是我小时候,阿婆到我家来救急。
爸爸妈妈去昆明做实验,一去就是俩月,而且是两人一起走。外婆急急忙忙地从苏州赶过来带我。那个时候,虽说我自己也还小,但是,阿婆能和我讲的肯定也只能是苏州的一些事情,当然也包括了我小时候在苏州的故事了。想想一个快70岁的老太太,不会说普通话,不识字,天天去个菜场买菜,回家给外孙女做饭,洗衣。阿婆一个人不会看电视,不会听收音机,只有我放学回家后,才能和她说说话。可是她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很孤单,只是一个人把爸妈的旧毛衣都拆了,重新织起来,然后再从妈妈的柜子里翻出新的毛线,给我织新的毛衣。后来,她认识了我一个同学的外婆,那个老太太是无锡人,他们交流没有障碍。两位老太太会相约一起去菜场,看到卖鸭子的,还会合着一起买一只鸭子,回来分。
这些故事,妈妈在出差回来后,阿婆会念叨给她听,妈妈也算是知道了自己不在家时,阿婆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而那时十岁左右的我,则是压根不懂这些的。不会知道阿婆很孤单,也不会知道阿婆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带孩子内心可能会有的忐忑。所以,妈妈在退休后,一直想多陪陪阿婆,只是阿婆压根没给妈妈时间,就在98年匆匆走了。我相信妈妈心里肯定有很大的遗憾,毕竟她读大学后,再和阿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就不多了。基本是利用出差的机会,才会和阿婆见上一面,吃上一顿饭。其实,我爸妈这一辈人,在和父母的相处的时间上,应该都是比较少的。工作在外地,偶尔趁出差看望一眼。
所以,这人世间的乐和苦,在一次次的分别与相聚中,在一封封的家书中,在一次次的电话问候中。这本书是年代故事,从文革后期开始讲这个光子片几个年轻人的故事,但又何尝不是在跟读者说这人世间的情与愁,在诉说人生路上的喜与悲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