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叶
不好意思,这标题是人家的书名。
看了一小部分。当看到以下这点儿的时候,我发了朋友圈。:“当天夜里,我写了自己第一篇短篇小说,花了我半个小时。那是个悲伤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个男人发现了一个魔法杯,得知如果他对着杯子哭泣,掉进杯里的眼泪会变成珍珠。可尽管一贫如洗,他却是个快乐的家伙,罕得流泪。于是他想方设法,让自己悲伤,以便那些眼泪会变成他的财富。珍珠越积越多,他越来越贪婪。小说的结尾是,那男人坐在一座珠宝山上,手里提着刀,怀中抱着他深爱着的妻子死于非命的尸体,无助地将眼泪滴进魔法杯。《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小时候的思维已经极具讽刺,犀利的讽刺。”
我就点评一句话。发完后,我又回头继续看书,后面一页拉辛汗,和目不识丁的哈桑也给了他评论。拉辛汗提出了他讽刺的天才。
我学到了写作的目标之一:讽刺;我还学到了写作的陷阱之一:情节破绽。
而主人公父亲看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可能因为他父亲是法官,所以对于法律问题,他能归纳得准确,他说所有犯罪都是偷窃。当然某种意义上,我们得点头赞同。较真钻牛角尖的,我帮不了你。
我不是为了评论这书来的。而是我看完后,一直在思考这两件事。
古人写作,至今演变出多少哗众取宠的牛头不对马嘴的故事?多少自传?多少广告炒作?
弃医从文,弃政从文的先例,心里的目的是一样的。而那笔讽刺的作用,可不是为了展示你的“商业头脑”。在我看来,这笔杆子就像打游戏的绝招,影视里削铁如泥的宝剑,能不出就不出,一出就要有震慑效果。
当然,人多了的一片天地什么事都有出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间包容万物,人心更当包容万物。爱好文学的,有写写随笔习惯的,都可以写,消遣方式。读者又不是傻子!不好的,不想看的。自己可以不看嘛。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我写的东西都是佳品。我得澄清一下哈。我写的无非文字堆积,利用前人的东西形容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口无遮拦而已。
讽刺,需要一个犀利的看事角度,这是需要天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当然拿着“中立”免死牌的人又会出来说我说的不尽然。
我写东西不怕被抨击轰炸。而作为成年人,就是要有承担一切自己做出选择后出现的不同结果。就像做扎染一样。
昨晚与一位朋友及他带来过两次的摄影艺术家和一位首次亮相的书法家篆刻家。彻夜长谈,晚间八点持续到凌晨一点半,茶饮至饥肠辘辘。
摄影艺术家,因为打过交道,知道他是犀利角度并且幽默比喻的人,在他这个年纪,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很多,痴迷世间俗物的人也很多看不透放不下执着的人更多。毕竟有些人追名逐利,到了那时也才小有“成绩”来标榜和炫耀。
说讽刺,我早已不冷嘲热讽,拐着弯子骂人,也不会了。我开始去拾捡古人最贴切形容的词,相似词我也要看看不同之处,有时候享受直白的字面意思了。
路,交叉口,看似很多选择,看似很多机了会,在数学角度上与人生角度,不尽相同。因为人,谁也无法第二次做一件事。拷贝,时间也不一样了,不是嘛?何况人生?既然只能一次走一条路,那么何苦选择多给自己失败几率以及迷茫时间?一条路走完,彻底走完,便是所谓生活了。
看山是山的境界里,有变的是自己内心。
小聪明可以带来利益,大智慧带来的我称为“自我安慰”。它给不了了实际的物质。而当一个人形成特有的气场,拥有这样的智慧,很多好东西,会自己来找你。
因有茶客,耽搁了,整个线索中断,暂搁不写了。
于2016.5.2午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