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学不会教训,在一次次犯错后仍然还是犯下了原先的错误。
昨天我们迎来了本学期一门比较难的科目的期末考试,这门课以往的挂科率都是比较高的。不过我认为那是很多人不愿意随着老师的脚步花点时间去学。
考试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场考试将是一场恶战。做题一定要仔细,细心,认真对待。于是我拿到卷子之后首先还做得比较顺,一道题一道题稳扎稳打,想清楚再作答。可是渐渐的,当我做到试卷后半部分时,题目难度,计算量开始加大,我的心情出现了波动。而且一道题又刚好是我没太复习好的题型。这让我更是有些着急。
不过仔细一分析,好像也就这么回事,三两下在脑子里想出一个思路,也没太多考虑就直接硬着头皮做了。可我做着做着越发不对劲,怎么一道题可以算这么久呢?是不是我方法错了呢?于是我看了一眼时钟,发现还有半小时可以做这道题,我又重新审视了一下题目,也许计算量就是这么大吧,半小时解一道题应该也差不多吧。然后我就继续我原来的思路往下算了。可算到后面离考试结束还有十分钟时我这道题还没算出来,我想是不是太难算了点啊?难道是方法错了吗?
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分钟时,我还是没算出来,我想算也算不出来了,于是就把之前的步骤都留在了那里,放弃这道题了,只希望老师给些步骤分。然后我开始找找有没有简便方法,经过一两分钟的思索之后我猛地发现原来完全不需要算这么多内容啊!原来题目问的问题只是这个解答的很小一部分,不用把整个解答都给算出来的。我当时就想哭了,之前完全不用算这么久的,可现在再做也来不及了。于是我只好带着满心的遗憾把试卷在结束考试之后给交了上去了。
不能光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这是很久以前我们高中老师的一句话。在做题时,做着做着要从题目中跳出来,审视一下大体的方法有没有问题,是否合适?如果啥都不管,就顶着一股劲在硬算,那肯定是收不到什么好结果的。以后做题前不应急于下笔,周密的考虑一遍,找出一个较好的方法之后再开始计算。那一些为了省时间的急于下笔往往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