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你跟朋友一起经历了同一件事,后来你们两个人偶然描述起来,你却发现你们俩说的好像不是同一件事。
美国艺术史学家艾美·赫曼在自己的书《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里解释说,这是因为,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两个人以完全相同的视角去看同一件事情,或者同一个艺术品。
从遗传给我们的基因,到我们后天学习到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看待一个事情的方式。每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和收集信息,还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这些信息。
这就好像是我们的大脑里存在着一种过滤器一样。这种过滤器在影响我们如何看一件事情、一个物品,甚至能改变我们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赫曼称之为:感知过滤器。
比如说,给不同的人看一张镰刀的照片,请每个人解释一下他看到的是什么。有人会说,他看到的是收获的象征,也有人会说,这把镰刀代表着毁灭。这就是每个人大脑中的感知过滤器在发挥作用。一个刚刚从农村回来,看过人们挥舞镰刀收割小麦的人,很容易把镰刀同收获联系起来;而一个刚刚看完有死神挥舞着镰刀的电影的人,很容易就把镰刀跟死亡和毁灭联系起来。
抛开所有你的经历带给你的认识,其实唯一客观的事实就是:你看到了一把镰刀。
赫曼说,当你要求自己客观地去描述一件事情时,你需要提醒自己:你描述的信息,是没有经过自己加工过的信息,还是你已经用自己的认知过滤器加工了一遍,加入了自己的偏见。
赫曼总结了三种常见的感知过滤器。
第一种是:只看我们想看的东西。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心理学家们对它也有很多称呼,比如认知偏差、自我中心偏见等。
它指的是,在我们收集信息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只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的经验和看法的信息,然后忽略掉那些不支持我们的信息。
社交网络就经常被批评说,它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认知偏差。因为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可以只跟我们认同的人联系和交流,不关注甚至刻意拉黑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
而且,现在利用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推送内容给你的软件,也能加深这种认知偏差。因为机器正是根据你过去的喜好来推送消息给你的。到最后,你看到的内容,全都是赞同你过去的经验和观点的内容。你发现你的身边,或者社交网络上的人,都是赞同你的观点的人。
第二种是:看到的东西受到其他人事先说过的话的影响。人的认识其实很容易被引导,这也是很多高明的商家影响消费者的方法。
围绕着对吸烟看法的竞争最能体现这一点。最开始,烟草公司刻意地把吸烟包装成一件非常酷的事情,由此来吸引更多人抽烟。后来当吸烟的危害逐渐被揭露时,媒体上开始出现很多科学家对吸烟有害健康的提醒。但是烟草公司也请了很多科学家来做相反的论证。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公众很重视专家的意见,但是公众分不清楚一个专家和另外一个专家有什么区别。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说过一句话,以前他爸爸买过一块名牌表,看到他爸爸戴这块表的人,很多人都认为是假的;后来他们家很有钱之后,看到他爸爸戴这块表的人,都认为这块表肯定是真的。但其实这块表并没有什么变化。
赫曼说,一个好的方法是,观察一件事情时,可以分两次。第一次时,在没有任何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去观察;第二次,要结合外部信息来观察。
第三种是:看不见变化。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对象被要求专注完成某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里,心理学家让一个人穿着大猩猩的外套从房间里走过。结果有一半的实验对象都没有注意到。
人的大脑很容易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成年以后,我们习惯了世界的复杂,只对创新的以及紧急的事物投去注意,并且让这些事情占据我们的视野。对于那些并非新鲜的和紧急的事情,我们依赖经验,因此就很容易忽略这些熟悉的事情发生的变化。
以上就是作家艾美·赫曼总结出来的,会影响一个人客观看待事物的三种感知过滤器。希望对你客观看待事物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