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与瑜伽

道德经与瑜伽

作者: 海豚沁M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1:01 被阅读20次

          这几天一直在听于丹老师喜马拉雅FM中的关于《道德经》解读类的节目,有跟瑜伽冥想内理相一致的一段描写。

        《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这么一段文字:“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按照于丹老师的解释是:“人要尽可能地腾空内心,消除妄念,让心灵达到一种虚灵境界,达到一种虚灵空际的境界,那让自己保持着真正的清静与安静,看世间万物纷纭循环,在循环之中观察它循环往复的规律,了解它的真相。”

        “虚、静、观、复”这四个字正是瑜伽冥想和瑜伽的精妙之所在。我们打坐、冥想,其实是一种“放空”,就是老子讲的“致虚极”。放空你的想法、念头,什么都不想才是真的“放空”,大脑、身体、心灵的全部放空。

          “守静笃”,就是腾空了以后还要守得住,安静这件事情是一种空鸣的宁静,只是因为我们现在思欲活动,外在扰动都太多了,所以心灵有时候是闭塞的,有时候是拥堵的,有时候是狂躁的,有时候是焦虑的。静是一种能力,静是一种效率,静才是明明白白,静也如同《大学》里面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是安静下来以后才打开了自己的思考力。致虚、守静都是为了消解心灵的屏障和那些混乱的心智,把那些心发狂的妄念丢掉,让自己通过断舍离,回到真相,回到起点,回到当下,通过安静达到效率,身蓄后养,储藏能量,这就是真正人回到本初了。

          打坐冥想的时候很多人是闭着眼睛的,但那不是睡着,是为了让你心灵的眼睛睁开,摆脱碎片化和眼下的零乱,真正回归到起点,看什么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天地万物,生机盎然,循环往“复”之中,我们要观察到它的周而复始,观察它的“循环”。用虚际,沉静的心去“观”。“观”在《说文解字》上面的解释是:“观,谛视也”,就是专注地凝视,从表象看到它的骨子里去,“观而后察”,从眼睛看到心里的明白才叫真正有所观。瑜伽中的“观想”亦是如此。观大到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小到通过呼吸和瑜伽动作观想到有能量在体内的流动。而这里的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体内能量的流动,就是老子所说的“复”。

          “致虚”很难,等“致虚”了之后要“守静”更难。有个这两个前提条件,才能去“观”。也就是说,得先让自己什么都不想,无欲无求的思想境界,让自己明净下来,腾空心中,不带成见,再放开心眼去看这个世界,看这个世界的循环往复。所谓的循环往复其实就是一个自然规律,知道自然规律,懂得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这既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真理,也是瑜伽上师们所一直追求的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与瑜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gj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