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假休息的时候,都想着利用放假的时间好好学习和休息。
没有放假前都特别期待着放假,等真正放假后,才发现因为没有按制定的日计划执行,导致玩的时候,影响到心情,没有好好的玩,也没有好好学。
平时上班,有固定的作息时间,都是在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放假时间,总是被一些临时的事打乱计划,学习计划不能按计划进行。
想到读书的时候,在学校期间,可以按照时间表去学习,在放假前会计划好自己学习的任务,一旦放假回到家,就是把任务抛在脑后,换个环境,自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总是被电视、想着出去玩诱惑。
总是到了截止的日期,才匆匆忙忙把作业赶出来,一般做出的都是为了应付完成,只是形式上得到满足,假装在努力。
放假就开启放纵自己的行为模式,一直想改变 却一直拖延行动,每次意识到这个问题,都没有针对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和行动,总是为了逃避这个问题,愿意做其他事。
起床的时候,本想抱着手机玩一会,一旦打开某音,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简直就是学习10分钟,娱乐3小时,最后发现学习进入不了心流,放假休息反而越累,短视频越刷越无聊。
不想学习的时候可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替代
①整理房间
重新收拾,扔掉不需要的,整理必需品,把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看着干净整洁的书桌,可以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②烹饪
做饭也是一件治愈的事情,多做几次还能掌握烹饪的技术,在专注做在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很有成就感。
③锻炼
运动可以从颓废躺平,迅速恢复斗志满满的状态。比如深呼吸、仰卧起坐、俯卧撑,只需要10个就能迅速提升自己的精力,还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注入动力。
④记录片
纪录片可以带我们欣赏从未到过的美景,看到世界和生命的不同维度。用刷视频的时间看纪录片,可以提高自己的视野。
不看纪录片的人只能活一次,看纪录片的人却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感受压力大的时候,不要一味的逼迫自己去学习,不要否认自己和责怪自己,而是需要适当的方式,及时放松缓解,甩掉不好的情绪才是关键的。
在这次 51 假期让我明白了:
①自己的时间掌控感太低,时间管理能力不强,导致对时间的失控。
想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心流状态,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早上固定阅读输入,中午写下初稿,晚上打磨修改和社群学习。
②学习的计划不够清晰,没有确定到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的步骤。
在模糊状态下,大脑要进行判断和选择,选择本身比较耗能,为了不选择,对模糊的事情容易产生逃避,对学习需要建立清晰力和具体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时间手帐本上写下每天必做的 3 件事,从而可以直接操作执行。
生活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的堆砌,还有无数的可能等着去探索。让心灵去旅行,让思维去飞翔。
每一次的暂停和切换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真正的学习不在于桌前的时长,而在于心灵的成长和视野的拓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