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起:
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替代的。
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下,焦虑感、危机感,一层一层叠加在身上,当面对生活的现实无力反抗时,上面的话突然给情绪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原来,世界的一切困难,都是可以被淡化的。当精神上的胜利压倒了物质上的胜利,用这种现代的阿Q精神,让自己的神经麻痹着。
渐渐地,妥协开始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当遇到争执,都先反省自己的过错,考量别人的立场,然后找到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堂而皇之的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哪怕有些事明知道自己就是个陪跑的,依然安慰自己说,没事,这个本来也不应该属于我。
一方面,我将这视为成熟的表现,知道自己的边界,接纳自己的冲突;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当这种思维成为了思考的优先策略后,我竟然不知道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起初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还有点嗤之以鼻:怎么可能?一定是还没有遇到那个需要奋起的人或者事儿;或者外部的条件还不成熟,阻碍了我的发挥;或者,最近太忙了,还没空考虑这个,等后面空点了再说……就在这时,我有些恐惧地意识到,这样的理由我竟然可以讲一天,而此时此刻,绞尽脑汁,让我找个为什么奋起冲刺的理由,我竟然一个也想不到。
我想要什么?我惊恐地看向四周,茫然。看似一个个目标都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但自己就是提不起那么大的气力。因为潜意识中已经相信,生活中没什么大不了的,相信只要怎么怎么做,坚持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那样那样的好。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疾风骤雨一般的狂飙,佛系一点,淡定一点,一切随缘,肯定会回报自己的吧。原来,我竟然被生活驯化的这么好了……
最近看了一部剧,好像一下子把失去许久的感官再次激活了。主人公从起初并不相信有什么值得投入和珍惜的东西,到最后留恋、悔恨、愧疚自己失去的一次次良机。那些原以为没什么的东西,直到失去的那一刻,直到发现原来再也回不去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
我在看故事,故事却在看我的内心。
跟着主人公笑,跟着主人公哭,当故事结束时,唏嘘之余,感慨道,还好,这只是个故事。但是下一秒突然意识到,我的生活不也跟剧本一模一样么。那些我毫不在意,习以为常,轻易妥协的东西,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回不去了的时候,才终于幡然醒悟,追悔莫及。
原来,我早已忘了奋不顾身的感觉。
许久没有为了看一本书废寝忘食,
许久没有为了见一个人跨越天地,
许久没有为了一个想法埋头苦干,
许久没有为了一个信念矢志不渝。
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东西,才是真的让我承受不起。
唯一庆幸的是,我的剧本,还有转机。
欢迎关注公众号:片刻随聊
片刻随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