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讲父母,一下就触及心灵!
讲到父母辈都不太吃零食,他家里茶几上一堆零食,岳母不怎么吃,有一次沙发看电视,他妻子邀请母亲吃零食,母亲第一反应便是拒绝,说她不喜欢吃,妻子一句话,让岳母关于零食态度大转变!他妻子说:“这些零食快过期了,不吃就扔掉吧!”他岳母就赶紧改口说怎么能扔了?又说她吃,过期了也没事!于是他家零食被岳母来了一次彻底“去库存”!
看看这就是我们父母那辈人爱的方式,这让我就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其实那个年代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吃的,只不过是父母偶尔买回来一些诸如夏天处理的葡萄等水果,或者在夏天时带回来一些海带丝等凉菜,再就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腊牛肉等年货,我们姊妹每每这个时候就美滋滋的,别提多开心,当我们欢天喜地享用美食前,都不忘给父母分享,他们却说不喜欢吃!让我们自己吃,那会真傻,真就以为父母不喜欢吃!
等大一些时候,才明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的年代,把不多的“好吃的”总推辞说不喜欢吃,留给我们享用!这就是父母朴素又浓烈爱我们的方式!
现在物质不在匮乏,我们这代人消费观和父母辈形成了巨大差异,父母有些时候会唠叨我们花钱“大手大脚”,比如每次母亲看到整理孩子衣柜过季穿不上淘汰的,厚厚一垒衣服时,就会说孩子长的快,看买那么多衣服都浪费了;比如现在购物方便,我们经常会买一些好像也不是必需品的生活物品,当家里过一段断舍离时,总归整理出很多不需要了的物品,这个时候父母也会唠叨我们,说可以不用买那么多不需要东西……
每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甚至偶尔会抱怨父母太过节俭……想想也是那会自己年轻不懂事,现在日子好了,不需要再节俭,想吃想用随时可以很方便实现,可是我们父母辈,之所以节俭,那真的是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未雨绸缪,节俭度日这是岁月给予他们的印记,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成全自己孩子,才让我们有了好于他们太多的生活水平!
所以我们爱他们就要学会理解他们,不需要给父母讲大道理,更不需要与他们辩解!孔子说过父母关于孝顺父母的话:“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就是说:今日为孝的人,认为能养活父母,就算孝顺了。然而,那些狗啊、马啊的,也能养活;如果不对父母尊敬,养活父母和养活狗、马有什么区别?
父母给了我们人间最无私的爱,而作为子女,爱他们,尊重他们,就从和颜悦色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