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听到事实就回应,不仅愚蠢,而且丢脸。
有箴言提到说:“人人都要乐于聆听,不急于说话,不急于发怒。”我们要记得这句话,并且用这句话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大有益处。
如果有人犯错误,就会得到别人的批评,其实,犯错的人需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一个人犯错,别人很可能不愿意耐心地听他的想法或者按照他的意思去做,那么,很有可能失去了一次机会。
我们应该表现尊重,应当聆听犯错的人的意见,这样才是真正表现关心。
作为父母,真的应该听孩子说话。如果孩子要说话,而父母已经很累了,是不是愿意听孩子说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呢?要真正做到认真倾听很不容易。
但,在我们看来是芝麻绿豆的事,在孩子眼中有可能是天大的事,敏于聆听的父母除了会留心听孩子说话的内容,也会注意孩子的说话的方式。
比方说,会留心孩子的语气、动作、表情,就能对孩子的感觉略知一二,然后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有些话题可能比较敏感,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真实的看法,就要特别需要明辨事理,洞悉隐情。
为人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不向同辈请教而是向父母请教吗?当然希望,要想达到怎样的目的,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平易近人,让儿女更容易也更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无话不谈。
不管孩子说什么,作为父母,都愿意用心聆听,真正关心他的感受,想必孩子会对父母敞开心扉,乐意听从父母的劝导。
如果父母刚刚听到孩子说话说了一半,就先入为主,马上就发脾气,或者着急了,反应过分激动,也会妨碍进一步沟通。因为现在是最后的日子,各种危险充斥在我们中间,当然,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危害年轻人的灵性和身心的事物层出不穷,作为父母们,因为爱心的驱动,自然对孩子高度负责,生怕孩子受到伤害,父母出于爱心来保护孩子,孩子却不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用心良苦,却不买账,反而觉得父母小题大做,过于夸张,反应过激,大小事都要管,管得太宽太细。
因此,父母不要太快表达意见,如果孩子情绪过于激动,所说的话伤害了父母,作为父母要学会忍耐,不要马上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当然,如果一直忍着也需要付出努力的,这个时候,就要努力克制,认真聆听孩子说话,孩子自然会说下去,慢慢对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就会给孩子适当的帮助。
孩子说话急促,可能正处于心烦意乱的时候,需要耐心听孩子说,为人父母的,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听从孩子说话,尽力去了解他们,用温和的语言和语气去劝慰孩子,医治孩子的心灵。久而久之,孩子就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进行交谈。
所以,父母们,要学会先听后说。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也就是这个意思,要多听少说,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才会感到幸福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