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师兄说,太聪明的人容易有磨难,呆傻木讷一些的,反而比较容易有福。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也被同事说活的太明白了,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意思。看,我这几句,潜台词是什么?想表达的是:我很聪明,所以不顺,太过明白,所以有可能会抑郁。
这是我的一种防御,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合理化。这种合理化的防御,可以让我继续燃起希望,不断在我认可的方向努力下去,而不去考虑结果让我满意的几率是不是不够大。
另外,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防御是“反向认同”。“反向认同(negative identity)是指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一 种偏差倾向。家庭、学校和社会为青少年提供认同的楷模 和道德标准,但一些青少年背道而驰,朝反社会方向发展,模仿反社会人物及其行为。”自然我是不会去模仿反社会人物,我本人也并不反社会。只是,本能中保留着一点,对正能量的反感和恐惧。
前几天,武志红的公众号发了一篇关于警惕身边的正能量的文章,倒是深得我心。身边有同事,每日一篇正能量,还有微商,每天都是正能量满满。略微总结了一下,最喜欢发正能量的,几乎都集中于微商、保险、推销、房地产之类的行业,而这些群体,总让人感觉生活高大上、工作很忙,结交的群体都很高级,天天为爱奔跑,夜夜纸醉金迷。就是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各方面都在努力拼搏,连健身都是相似的,让自己更加完美。当然还有另一类正能量,同事中有、妈妈们有,时不时的发点生活中的小确幸,小花小草、咖啡美酒、乖巧的娃、幸福的家。这类群体,相对较之前那个容易被人接受一些,也是我比较认可的普通人在生活中找寻乐趣的内容,只要不是太频繁,这种小确幸确实也是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的。只是如果发的太频繁的,会让人感到有点儿不够真实,甚至去怀疑是不是缺什么炫什么。
应该也是自己的心理不够健康,所以对能够有勇气暴露出自己负能量的人会更感兴趣,这样的人,社会化程度可能是不够的,但是这种人,反而更加真实,更能够面对自己内心的阴影,也敢去发掘不满的内容,相比较而言,比那些正能量满满的人要丰满的多、实在的多、可爱的多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