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近孟子

走近孟子

作者: 手记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6:19 被阅读0次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可见,孟子把教育人才看得有多么重要。只有象孟子这样以教育为乐的人,才会写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作为教育的至高境界。

      孟子说:“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学有成果,必须先立志。有志则成,无志则废,不立大志是成不了大器的。他相信只有坚信道义,矢志不渝,才能获得成功。他还非常重视对人的磨练教育,孟子有一段很著名的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这段话里,孟子列举了很多了不起的人都是经过磨练才获得成功的。这段话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对我们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作为一名教师,从圣贤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学生,无论是否得到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都应具备“乐教”的积极态度,体会到教育的真正价值。尊重教育的自然规律,按照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不能为一味追求所谓的成绩和分数做拔苗助长的教育。在物质生活极度富足的条件下,重视理想教育的培养,重视磨练意志的教育,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的人。

相关文章

  • 走近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

  • 编混

    时间飞逝,转瞬又是晚上九点多了,看来今天只能是混更了。 但既然昨天说了走近《孟子》,那混更也得找个跟孟子有关的话题...

  • 知人论世

    本周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走近《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于亚圣孟子...

  • 走近,走近

    我悄悄的走近 走近,走近 走近了朝阳撒落的街市 我慢慢的走近 走近,走近 走近了昨日别离的车站 我静静地走近 走近...

  • 另一种歧途

    走近月亮 走近月亮 走近月亮 走近月亮 走近月亮 走近月亮 走近月亮 一晚上 我都在 走近月亮

  • 孟子

    孟子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我们学习孟子是因为孟子的思想,在我们的青春期要有孟子。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

  • 孟子课程

    孟子课程对我的影响其实非常深。因为我很崇拜孟子的精神。就拿孟子的勇来说吧。孟子都有名扬天下,而且当孟子见到君王...

  • 却 之 不 恭

    (成语故事分享) 孟子有一个学生叫万章。是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据《史记》记载,孟子晚年,经常...

  • 孟子之人性善

    求孟子的根本思想,则不可不明孟子的性善之旨。不明孟子性善,便是不知孟子,性善之说,应当深注意。 ...

  • 《孟子》感言集之159:孟子致为臣而归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对于孟子辞去官职返回家乡,齐王舍不得孟子走,希望孟子继续留下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k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