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学生a和b,两个学生同一个班级,同样的富家子弟出生,刚入学他们都是班级的临时学生负责人。
一年后,a没有任何职务工作,生活中除了换不同女友,喝酒,玩游戏,基本没有其他内容。b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学生会生活部部长,认识了很多朋友,对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
未来,如果还是这样发展。同样,他们两个人都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他们原生态家庭的基础殷实。而不同的是b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朋友,撇开原生态家庭成就一定高于a,更关键的是b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会越来越丰富。
同样的条件下,个体差异往往来源于认知的差异,那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我先讲讲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我所知的一些故事。
后疫情时代的管控在全社会都是常态化,教育机构也不例外。假期学校很早就发了相关通知,只要跨地市移动都需要报告学校,小a在明知情况下,依然不报告,这件事我就知道a是个不负责任的学生,自我意识膨胀。
回校后,每个学期都有实训课程,需要在校外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小a也极其不配合,他的观点:“我在家里都不做教务,还让我端盘子。”公子哥的言论,联系起早前因工作需要电话联系该生时,经常都在下午三四点才有人接听电话,不到午后不起床已是他的生活常态,尤其假期。
小b,一次师生聊天中,说起他很小时候,被父亲罚跪在祠堂,叔伯长辈在场,承认自己犯的错误。
他说到母亲在旁边流泪,我相信肯定也有其他长辈在旁边求情说好,但是父亲坚持让还是孩子的他跪一夜。
b的家规甚严,比如换洗的袜子从不能过夜。对比起来,作为老师我非常汗颜,我换下来的袜子,堆叠几次后再清洗。
因为严格家风,培养了b相对的自律和规则意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b现在会将自己接受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给年幼的妹妹。
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了两个学生认知差异,也拉开两个学生本身优劣之别。
a同学本性不坏,而还挺仗义,正如他母亲说的:“孩子的本性并不坏,只是因为是独子,不舍得让他吃苦…”
家长也知道“溺子犹如害子。”可是,中国家庭教育里的宠幼的传统由来已久,尤其是生活条件提高后,一些生活物资优渥的家庭,更是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物极必反,包办越多,爱的越多,事实上害的越多,不但不是正面的教育,相反产生了更多负面影响。
那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利于树立孩子正确的认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的讨论:
01 坚定的是非对错
经常发现,很多家庭明知道孩子不对,而因为孩子哭闹,最后往往妥协顺从。如此无形中给孩子传达了错误的认知,原来我只要哭闹就可以无理取闹,实现任何目的。长此以往,孩子的是非对错就会模糊,甚至扭曲,变得自我狭隘脆弱。
工作生涯里,学生发生的很多宿舍矛盾,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在我们看来完全没必要争得面红耳赤,大打出手。
最后,了解反思,发生这样事,大都因为学生过于自我后的摩擦导致。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访谈中,传授应对孩子无理哭闹的办法。将孩子和大人置于一个相对独立空间,看着孩子哭闹,过程用毛巾擦拭孩子,但绝不因为孩子哭闹妥协,直到孩子知错认错,然后再沟通交流。
在一教育网站,一位网友提到:“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父母最不该偷的懒。” 对此我深表占同。
02 适度的放手
有位学生家长,经常给我留言,甚至有回给我电话咨询给孩子转专业的事情,家长表示她不喜欢孩子现在的专业,希望孩子能调换专业。
我问过学生,他的意愿,他明确回答不是因为有意和母亲意愿相左,而是本身确实热爱现在的专业,想要在此专业发展。
学生母亲,诚然和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爱子心切,在家庭中过于强势。但忽视了正确的爱的方式,漠视了爱是自己要强加的,还是孩子真正需要需要。如果真爱一个人,只要合法合理前提下,给的爱一定是对方需要的,而不是个人意志,说难听强加的不是爱子,只是爱己。
大家都知道,鹰养子,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放开它呵护羽翼,这时候让雏鹰开始展开翅膀,从扑哧扑哧开始,慢慢羽翼丰满强壮,最后才能展翅翱翔、鹰击长空。
家长都知道想要实现子女独立成长,独立面对生活结果,但是过程里又忽视放手,或不愿意或不敢放,生怕出错、出事,可是越怕越不放手,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03 必要的奖惩
有首歌有句歌词“我们要在爱心中孕育生长。”真正利于子女成长的爱一定包含适度和正确的奖惩。
说到奖励,肯定包含着物质,但物质只是一方面,如果只有物质奖励而没有更深度的精神搭配,就好比吃饭只有鸡鸭鱼肉,而没有蔬果,就会营养不良甚至吃坏肚子。
上面的小a同学,如果学业成绩有进步,得到物质奖励是手机,是品牌鞋子,名牌运动服饰。他的一身行头从来都是大几千,而且年年不重样。
孩子要在鼓励中成长,但是奖励内容肯定不能只有物质鼓励,可以是一场郊游、一起观影、一起游戏,甚至听一场讲座和一次有意义的交流等等丰富精神享受和陪伴。
至于惩罚,现在孩子真的是太少。虽然,我不占成体罚,但是结合自己小时候经历,因为一些体罚,有些错误不敢再犯。
我小时候有回,田地还很多,有回我把点燃的爆竹丢入粪桶,炸溅而出的粪便盖满了挑粪的农民的后背,那回我被母亲狠狠修理了一顿,结果我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只要适度,惩罚未尝不是人生难得的一次经历,未尝不是一笔财富。
04 最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家长是家庭教育中最细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
家庭是扣好学生认知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地方,家长是孩子认知的塑造的第一人甚至是终身的导师。
家庭教育和父母言传身教正确,孩子的就容易树立正确认知,影响他们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