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月光下的晒坝,孕育着乡村的诗意,演绎着乡村的故事。让我们在流逝的岁月里怀想而感动。
当鸟儿成群结队,热烈而有序地从一片麦地飞向另一片麦地;当镰盖声噼啪噼啪的在晒坝场上渐渐消失,风车风去麦壳,那干干净净,饱饱满满的麦粒,挑进保管室后。我们便会看见有人在静静的晒坝里,拨箫、弄笛,缠绵的音乐,让乡村的风吹向远方。。。。。。
于是,我想起了哥拉着二胡:“长江滚滚向东流。”置身其中,如果时光倒流,能再次站在故乡晒坝里,再听哥拉那曲子。。。。。。我们是多么的快乐啊!
然而,在那个年代的麦收季节,是老少弯腰的季节。夕阳落下,暮譪上升,我们从江边一溜烟小跑回家,对我摇尾相迎的小狗,它会趁你不备在你腿上留下几朵梅花;那牛吃饱了,悠闲地甩着尾巴,竖起耳朵,像在倾听天籁;那离家出走的花猫,它整天卷着身子呼呼大睡,责骂拍打,它逃窜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睡懒觉,萌态十足。尔后,将鸡鸭鹅赶进圈里。娃娃们深知父母辛苦,帮着干家活。几岁的娃儿,得替大人烧好晚饭和洗澡水。然后,便神气十足地溜进晒坝里耍。晒坝成了我们的乐园,那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地方。晒坝刚脫下麦粒的麦秸,让大人码成高高矮矮的草垛。月光下,恰似黑白相间,像电影里的一个个灰色的“碉堡” 。我们闻着麦秸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碉堡” 之间与“敌人” 进行“周旋” 。我们打呀、闹呀!一会学猫、狗叫,一会儿学狼尖嚎,我们玩得天昏地暗,筋疲力尽,直到母亲声长声短的呼喚:“小江,回家!”还夹着鸡鸭鹅狗的欢叫声作罢。这声声呼喚是我生命中最美妙的音响!
最美的月亮是家乡的月夜,那微弱的月光洒在院坝上,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凉椅和用棒子编织的凉席棍,还有一把把蒲扇和奶奶的龙门阵,汇成中秋独有的记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38535/a5ff840cd295a4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