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入职,仅仅是描述一种就业状态,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体制内的辞职比入职更容易引人注目,直击到人的内心。(这里说的离职,是本来有较好的发展,为了自我实现而主动的辞职,不包括其他原因的离职)
一直很敬佩那些体制内的辞职者,敢于离开温室,去外打拼,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前些年,一位老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轰动网坛,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甚至真有追随者。最近加入了一个老乡群,初中学校的英语老师也在里面,现在他不干老师了,早就辞职在深圳当律师了,现在在深圳混的很不错,经历和所得是一个农村老师无法比的。同时,法院工作的朋友也经常会说起,某某辞职不干了,当律师去了,有的甚至年龄是多40岁,甚有年龄更大者。想必,离职的种子在他们的心底早就埋下很久很久了吧。
不是生活所迫,主动离职的人,着实让靠着体制温暖港湾过小日子的人艳羡又觉得格格不入,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得到的机会,那是祖坟冒青烟了啊,那是多么珍贵,说好的小资生活就在眼前,怎能说离就离呢。很多父母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安稳的工作,不飘荡,不满目,很多父母将进体制内作为孩子的终极目标和终身愿望,甚至孩子找对象一定标注必须体制内。在我们这样一个受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孝"理念尊大的环境中,当你生活遇到不如意,事业不顺心,家庭有困境的时候,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不是最好的选择吗?现在体制内也越来越更体面,更受社会尊重了。为啥要离职,都是为了梦想,为了自由,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这一点看,完全值得敬仰和致敬。人生有涯生命有限,心中的梦不去追,哪知人生味呀!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名字陈行甲。前几天,北京电视台《我是演说家》收官战中,行甲学长凭借超强的演讲技能和真诚的故事打动了评委,得到了冠军。他曾面对媒体,提到离职时,他说离开本质上是因为爱与信仰而主动选择,不是逃避。我们这代人喜欢罗大佑,喜欢他的《光阴的故事》和《闪亮的日子》,“我们为了理想,愿意历尽艰苦”。从知道他离职时起,我就更加注意关注他,甚至成了他的粉丝。要知道,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个荣誉的含金量是十足的,要是在体制内,行甲学长绝对能够获得体面而优越的生活,但是他选择了离职,尊崇内心的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越看行甲的人生轨迹和所思所想所求,越觉得和自己非常吻合,每每读到关于他的一些文章,总是令自己热血沸腾,有一种愿意追随而去的冲动,现实告诉我,不能这样选择。
曾经看过一篇鸡汤,说的是体制内要随时准备着离开,既要积蓄这份勇气,更要提升这份能力。很多法官辞职后,去干律师了,这是有备而来,轻车熟路,没有啥做不到。县委书记辞职干公益,如他所言,干行政工作已经交卷,现在开始人生的下半场了,那也是有目的的转移。这样的离职者,是生活的强者,是干好了一份工作,要寻求更有挑战,更切合自己性格和发展的路子,去实现人生抱负而做出的离职选择,我们向他们致敬。模范的力量无穷,英雄的路不能重复,但是离职是可以有的,也是值得每一位人认真思考的,不在当下,而在将来,若能如行甲,工作20年后,选择离职,那也是何等快意呢,应该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