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毕业至今已经4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虽然增长了不少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但愈发熟悉的环境和重复的工作内容,让我有了一丝的焦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舒适区,是否已经减缓了成长和进步,是否会和同龄的其他行业的人拉开差距?
带着这种焦虑和不安全感,我开始思索着得做点什么,一方面能提升自己、增加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缓解内心的不安全感。期间我尝试了听讲座、看一些专业的书籍、健身等,并非没有作用,但是系统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弱,慢慢也就放下了。此时正好身边同事在职就读MBA的事,启发了我,我是不是也可以去报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在工作之余进行充电和学历的提升呢?
说干就干,我开始立即着手对考试方式、学习方式、学校和专业进行调研。首先,考虑到父母的身体情况,并且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我放弃了辞职在国内读书或者出国读书的想法。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在职研究生有两大类,分别是各大学校的在职研修班和工商管理学硕士(MBA),比较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0523/51c885608fe0da9f.png)
经过比较,我发现在职研修班入学门槛低,学费也比较便宜,但是后期毕业方式繁琐,而且只有单证,对于很多认学历证的公司来说学历含金量低一些;相对的MBA前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才能入学,但是后续学习压力小,双证的学历含金量也高一些。
我喜欢把困难解决在前面,后续轻松的方式,加上学历认证的原因,我决定报考MBA。现在比较好的学校的MBA都会提前进行面试筛选,面试通过的同学只需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家线即可录取,学校这样做一方面减小了考生报考后的面试压力,一方面也提前锁定了优秀生源。因此,任务被拆解为两部分:准备提前面试和全国统一笔试。
面试呢,又分为了在线提交相关材料和现场面试两部分,准备面试前,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相关985/211认证和AMBA和EQUIS我对北京地区的MBA院校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比较: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0523/93136e6d259a40b1.png)
鉴于第一梯队的面试竞争压力大(其中包括工作年限、职务、项目经验等),而且学费压力大,我选择了第二梯队的院校作为目标院校,北清人在内的第一梯队均未投递材料。现在想来,其实冲刺一下第一梯队也是可以的,哪怕不成功也做了尝试不会后悔。
有了目标院校后,我开始逐个研究院校的相关招生说明(一般在学校的经管学院网站上,或者MBA中心网站),院校需要的材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个人情况类(包括基本信息,学习、工作信息等)
2、项目经验类
3、个人分析、评价类(包括最成功、失败的事情,自己的成长经历,梦想计划等)
4、相关证明材料(学历、学位、成绩单、推荐信等)
除成绩单和推荐信需要他人帮助,需要提前准备外,其他资料基本都可以在线独立准备好。我就是提前写好了大部分的个人情况和项目经验,个人分析评价,在电脑中留存,在各个学校的填写资料过程中直接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