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修之死,死于一句古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

杨修之死,死于一句古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

作者: 华英雄008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13:21 被阅读0次

      杨修之死,死于一句古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杨修对形势和君主心思的把握是准确的,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但提前准备的需隐秘,说话的时机、场合不对。当时曹操传鸡肋口令的时候还是在犹豫和迷惘中,作为明主,他能够很快做出抉择,最终选择撤退。可传口令的当时还是犹豫的,这就是当局者迷。杨修旁观者清,心知肚明就好了,错就错在嘴巴不牢,这跟他太爱炫的毛病有关(中国太多聪明人都死在这一点上了),把本是机密的而且还没有正式下红头文件的事先传了出去,并且在队伍中产生了影响,动摇了军心。恃才傲物是大多数有本事的人的天性,曹操理解,他自己也是这样嘛,所以能容忍,杨修以前也有很多装B的事,人家曹操就很大度,没有计较。但是动摇了军心就不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下级服从上级,领导层进行决策,原则上大部分士兵是不能有多余想法的,这样便于统一思想并且保证执行高效。如果军队中部分人有多余的想法和行动,就会产生混乱,影响执行力。特别是对领导管理质疑的声音就会动摇领导权威,引起哗变,后果不敢想象。这种苗头一开始就必须要把它扼杀掉,于是乎曹操不能忍,杀了杨修。

所以,

很多事就是这样,对的人在不对的时机做对的事,也还是错!

很多事就是这样,领先那么一点点你是先驱,领先那么两三步你就是先烈!

很多事就是这样,最后成功的人都是有才干又能隐忍的人 ,等待正确时机的到来。

很多事就是这样,干大事前你躲躲藏藏,成功后不需要你宣传,大家都知道,最怕前头吹破牛,后头砸了,等你的就是人情比纸薄,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落井下石,惨淡收场。

相关文章

  • 杨修之死,死于一句古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

    杨修之死,死于一句古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杨修对形势和君主心思的把握是准确的,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 保密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 分享四句话

    01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意思:君说话不慎...

  • 保密的最高原则

    南怀瑾老师如是说: 保密的最高原则。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

  • 藏匿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这是《大染坊》的精彩片段。艺术源于生活。一路走来,我们...

  •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01.勿分享隐私。《易传·系辞传上》里有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 意思是说,君说话不慎密...

  • 君不密则失臣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

  • 关于保密2018-11-20

    关于保密 《易经·系辞上》:“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

  •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遇事不密则成害

  • 读书笔记

    孔子曾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缜密而不出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修之死,死于一句古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qtzqtx.html